第109章 轩辕初啼与暗流狙击

“星辰深空”基地里,林晓的坦白落定,两大核心科技也稳稳攥在手里,团队的凝聚力拧成了一股几乎能攥出水的劲。可这份攥得紧实的内部劲儿,没撑多久就被外部的暗流冲得发颤。

金素妍的警告还在耳边绕——“指引者”保守派的阴影,像刚散了晴就飘来的乌云,低低压在基地上空。林晓这边还没来得及琢磨怎么主动应对,第一波试探就砸了过来,方向却偏得让人措手不及:目标不是他,不是藏得严实的深空实验室,是马上要进行首次封闭测试的“轩辕”原型车。

“林总,出岔子了!”王硕找过来时,林晓正和刘洋对着幽能核心的基础模型推演,他脸色沉得像刚从冰窖里捞出来,“给‘轩辕’订的德国舍勒高精度转向舵机,海关那边扣了,说‘可能涉军事用途’,没说啥时候放。还有国内三家锂电池供应商,差不多同一时间发消息,全说‘上游原料紧’,合同里订的高密度电池组交不了货。”

刘洋指节无意识地敲着推演板边缘,眉头锁得死紧:“转向舵机和电池包?这俩是‘轩辕’的命门啊!没它们,测试就是空谈。哪有这么巧的事?”

林晓眼底飞快掠过一丝寒芒,指尖在桌沿轻轻一顿。商业竞争的龌龊手段他见得多了,但这次掐得太准——刚好卡在测试前,刚好戳中要害,绝不是普通对手能玩出来的。更像一次警告,或者说,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既要拖慢“轩辕”的进度,还要看看他到底有多少底气。

“背后的人查到了吗?”他声音没起伏,却透着股冷意。

“还在追,但线索清得太干净,像是专门处理过。”王硕咬着牙,“对方藏得深,没露半点明面上的痕迹,全是钻规则的空子、掐供应链的软肋。”

话音刚落,苏清雪攥着平板快步进来,屏幕上的财务简报还在闪烁:“不止供应链。欧洲那两个主要投资基金的合伙人,今早一起发了问询函,盯着咱们‘近期不明用途的大额资金流向’,话里话外暗示要影响下一轮融资。”

三面压力同时压过来——供应链卡脖子,资本端敲警钟,连潜在的政府关系都透着不稳。出手的人,分明把“星辰方舟”的运作底摸得门儿清,手也够硬。

“是‘指引者’保守派干的?”叶依云听得火冒,语气里带着气,“不敢正面来,就玩这种下三滥的?”

“未必全是他们。”林晓走到落地窗跟前,楼下的团队还在给“轩辕”做测试前的最后检查,他望着那抹银色车身,“更可能是他们借了现成的刀——国际资本、传统车企巨头,还有些国家搞技术保护的机构,这些本就看我们不顺眼的,刚好被推过来当枪使。”

他转回身时,脸上没半分慌色,反而扯出一点锐得扎人的笑:“他们拿旧时代的规则当枷锁,想把我们锁死,却忘了我们手里攥着的,是能敲碎枷锁的新东西。”

“刘洋,遗迹超导材料做的新电机和电容,性能数据出来了没?”

“刚跑完最终测试!”刘洋的声音一下提了起来,眼里亮着光,“拓扑超导做的微型电机,功率密度是德国舵机的三倍还多,响应速度快了500%!还有超级电容,能量密度是比最新型锂电池差一点,但充放电效率、功率密度是它的百倍——当‘轩辕’的辅助动力和能量缓冲核心,完全够!”

“好。”林晓点头,语气斩钉截铁,“通知测试团队,进口部件全停了,改用咱们自研的超导电机和超级电容系统,‘轩辕’的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程序,连夜适配升级。”

“可林总……”负责“轩辕”项目的工程师攥着设计图纸,手紧了紧,语气带着顾虑,“自研系统的数据是好看,但没经过长期可靠性验证,直接装首台原型车测试,风险太大了。”

“我们没等的时间。”林晓的话没留余地,“这不是简单的产品测试,是给暗处的人回话——他们以为能掐住我们的脖子,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星辰的路,得我们自己定。”

整个“星辰深空”和“轩辕”项目组一下转了起来,灯亮了一整夜。旧设计一张张撤下来,新系统往车上集成,每个人都憋着股劲——要把这找上门的危机,变成给所有人看的“肌肉秀”。

三天后,“轩辕”的封闭测试没改期,地点在西北那处绝密试验场。只是围观的人里,少了原本邀请的供应链伙伴和投资方代表,多了股压得人呼吸发紧的肃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