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网络嵌在写字楼高层的灯光,像被点燃的星子,自此彻夜长明。
“琥珀”计划裹来的三年安全期,绷得像根拉满的弓弦——没给任何人喘息的余地,推着全公司以近乎“烧尽自己”的姿态扎进工作里。林晓丢了移山倒海的蛮力,可他揣着重生者的先知、战略家的精准眼光,再加上“昆仑”契约给的那点玄妙“通感”——能顺着信息流摸到市场的脉搏,这些加起来,反倒成了比蛮力更棘手的武器。
一周后的清晨,刘洋指尖还沾着键盘灰,几乎是攥着台诺基亚手机撞开了林晓办公室的门。他眼白爬满红血丝,瞳孔却亮得像裹了团火,把手机往桌上一按:“晓哥!成了!”屏幕上跳着个Java程序界面,按钮边缘还带着早期技术的粗糙毛刺,排布却透着股利落——正是“星辰阅读”的客户端雏形。“按J2ME框架做的,市面上十几款主流机型都测过,能跑!界面是丑了点,但下载、缓存、断点续传这些核心功能,全通了!”
林晓拿起手机,指尖按在塑料按键上,反馈脆生生的,加载进度条走得比预想中快。在这个WAP上网要掐着流量算、看个网页都得等半天的年代,能离线存一整本小说的客户端,跟揣着座“移动书库”似的,说是“核弹级”产品,一点不夸张。
“做得漂亮。”林晓眼底闪过抹锐光,指尖在屏幕上滑过,“马上拉两百个核心书友内测,反馈当天汇总、当天优化。另外,给王硕打个电话,他的推广方案,现在就能启动了。”
王硕的推广路子野得直白,却精准戳中了当下的需求痛点。
头天夜里,全国几十所重点高校的布告栏还空着,第二天一早,红底白字的“星辰阅读”海报就贴得密密麻麻——“海量小说揣兜里!”“没网也能追《星辰变》!”,底下跟着三行极简的下载步骤,连“5元包月”的资费都标得明明白白,生怕人看漏。
与此同时,他跟运营商磨了半个月的谈判,也终于啃下了硬骨头。靠着“烛龙”那边隐隐透出的影响力,话费支付通道彻底打通——用户不用绑银行卡,发条短信就能订阅,连没办过网银的学生都能随手用,把使用门槛压到了最底。
市场的反应来得又快又猛,像泼了油的火。
上线才半个月,“星辰阅读”的注册用户直接冲过五十万,付费率居然飙到了三成!公交上,有人攥着手机低头刷章节;工厂休息间,工友凑着头看同一部小说;学生宿舍的被窝里,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一张张入迷的脸,指尖在按键上按得飞快。
一笔笔现金流顺着管道涌进星辰网络,苏清雪把这笔钱管得滴水不漏。她不光算得清每一笔账,还立刻牵头规划A轮融资——目标很明确:要找能搭把手的战略投资者,不是只盯着估值、赚快钱的“财务玩家”,为的就是给公司攒足后续扩张的底气。
另一边,叶依云负责的“星辰家园”社区,成了这场阅读风暴的“心”。书友们在这儿聊剧情、催作者更新,还能组队给喜欢的小说写长评;叶依云没硬推,只是悄悄搭了些架子——搞书评赛、角色投票,把“咱们都是星辰人”的归属感,一点点揉进每个用户的发言里,连社区签名档都透着股“自己人”的热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