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的装修在林晓母亲的精心操持下,正有条不紊地往前赶。与此同时,星辰网的业务也迈入了相对平稳的扩张期——“星辰作家大学”第一期培训班顺利开课后,平台内容质量明显提了档,联盟内部的凝聚力也更紧了。
可林晓心里半点没觉得轻松。脑海里关于“同行者”和“同类能量波纹”的警示,始终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他太清楚,暂时的平静底下,往往藏着更大的风暴——不管是事业拓展,还是自身能力提升,都得再加快脚步。
一天下午,看着王硕和刘洋又要顶着大太阳挤公交跑业务,林晓忽然抬眼开口:“硕子,老刘,咱们去报个驾校吧。”他放下手里的文件,语气随意,却透着股笃定。
“驾校?”王硕眼睛“唰”地亮了,“对啊!早该学了!以后谈生意总挤公交、打车,多没派头!”
刘洋推了推眼镜,务实接话:“确实方便,接送客户、搬设备都用得上。”
提议全票通过。在九十年代末,驾照对普通人来说,还带着点“硬技能”和“身份象征”的特殊意味。
驾校报名点挤得满满当当,空气里飘着汽油味、汗味,还裹着股藏不住的期待劲儿。三个大学生凑一块儿,在人堆里格外扎眼。填表、体检、交钱,流程简单直接,没一会儿就办完了。
理论考试对林晓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靠着【镜像世界】的十倍时间和超频思维,交通法规、机械原理瞬间就被他嚼透了,轻松拿了满分。答题时他还能分心,把交规里的“路权”概念,类比成商业竞争的“先发优势”讲给王硕听,听得王硕直拍大腿:“晓哥你学个车都能悟出做生意的理儿!”
真正的挑战在场地练习。教练车是辆老旧的北京吉普212,方向盘沉得能累出吃奶的劲,离合器行程更是模糊得没个准头。王硕性子急,头回上车就差点把车杵进旁边的水池子,被教练用一口浓重方言味儿的普通话骂得脑袋都抬不起来。刘洋则太谨慎,每个动作都跟编代码似的,非得抠到最精准,反倒显得僵硬又迟缓。
轮到林晓时,他深吸口气坐进驾驶座。刚调好座椅、后视镜,脑海里瞬间调出在镜像世界练过无数遍的流程——点火、踩离合、挂挡、松手刹、轻抬离合、缓给油……动作虽还有点生涩,老吉普居然稳稳当当起了步,没半点顿挫。
原本眯着眼打盹的教练倏地睁开眼,诧异地瞥他:“哟,小伙子,以前摸过车啊?”
“没摸过,教练。就看别人开过,自己多琢磨了琢磨。”林晓语气平静。
“琢磨得好!”教练难得夸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