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分发装备

“报告司令员,报名非常踊跃!特别是那批原东北军的新兵,里面有一些接触过电台,或者文化程度较高,优势明显。劳工兄弟里也有不少识文断字的,学习热情很高!我们已经初步筛选出八百多名有潜质的,正在进行复试,最终能留下五百人左右就很理想了。”张平兴奋地汇报。

宋兴华点点头:“好,宁缺毋滥,但要注重潜力。这些人将来就是我们纵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定要把好关。我不给你压力,但时间肯定不宽裕,你要像在小柳乡那样培养他们,咱们纵队的通讯团队数量越大,咱们指挥战斗越流畅。”

“是!”

接着,宋兴华又驱车前往炮兵选拔区。这里的气氛就热烈多了。考核项目包括数学计算(弹道计算基础)、方向感、体力(模拟搬运炮弹)、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远处甚至用石灰划出了模拟炮位,让受考者分组操作一些木制的训练炮进行协同演练。

轰隆声(模拟口令)和嘹亮的报数声此起彼伏。宋兴华看到不少身体强壮、眼神灵活的年轻人在考核中脱颖而出。负责选拔的是一名原一旅炮营的副营长,他汇报说:“司令员,这帮小伙子底子不错!特别是那些俘虏转化过来的,不少在鬼子那边当过炮兵辅助兵或者驮马手,有点基础!新兵里也有不少好苗子,力气大,脑子活!初步估算,能选出两千人左右!”

“很好!”宋兴华看着那些挥汗如雨却目光坚定的准炮兵们,心中欣慰。强大的炮火是他的倚仗,而这些年轻人将是操弄战争之神的手臂。

最后是坦克兵选拔区。这里的要求更为苛刻,除了基本的文化、体能、方向感,更注重机械常识、空间想象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考核官会拿出一些简单的机械零件图,或者设置一些故障排除的情景来考验他们。

宋兴华注意到一个黝黑精瘦的小伙子,正在快速地回答考官关于发动机基本原理的问题,虽然用词不算专业,但理解到位,思路清晰。一问才知道,他父亲曾是沈阳兵工厂的工人,他从小耳濡目染。

坦克兵选拔负责人汇报:“司令员,要求高,淘汰率也高。不过确实挖到宝了!有机械维修经验的,有在旧军队开过卡车的,还有像刚才那小子那样的‘家学渊源’。五百个名额,我们一定能选出最好的!”

宋兴华鼓励道:“严格筛选,但也要看可塑性。这些人将来是要钻进铁疙瘩里打硬仗的,不仅要技术过硬,心理素质更要过关!”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