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阳泉方向!由熊德诚参谋长统一指挥!”
小主,
“下辖:我旅独立2团(赵勇部)、日本同盟军104团(中村拓真部)、决死三纵7团(王振国部)、9团(孙永胜部),以及——我们新组建的装甲侦察营(王二柱部)!”
“你们的任务:以装甲侦察营为先锋,独立2团一营摩托化步兵紧随其后,形成快速突击集群!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不惜代价,以最快速度,撕开、打穿日军在阳泉以西的三道防线!兵临阳泉城下,建立前进阵地,牵制住阳泉守军及外围援军!为后续部队合围阳泉创造条件!”
“熊参谋长,东线就交给你了!要打出速度,打出气势!”
熊德诚站起身,肃然立正:“是!保证完成任务!”
“西线,伏击110师团方向!由我亲自指挥!”
“参战部队:晋中独立旅主力(欠独立2团、警卫营)、日本同盟军冈田旅主力(欠104团、101团)、385旅769团(孔团长部)、386旅独立团(孔捷部)、新一团(李云龙部)、边纵28团(丁伟部)!”
“具体部署:
第一梯队: 独立1团(赵福生部)、边纵28团(丁伟部)、冈田旅103团(桥本隼人部),由丁伟统一指挥,秘密运动至榆次西南方向约30公里外的老鸦岭地区隐蔽待命!
第二梯队: 新一团(李云龙部)、独立团(孔捷部),由李云龙统一指挥,秘密运动至榆次西南方向约24公里外的吕家沟地区隐蔽待命!
第三梯队: 769团(孔团长部)、晋中独立旅旅属榴弹炮营、重迫击炮营、防空营等、冈田旅旅部及102团(远藤健太郎部),由769团孔团长统一指挥,在榆次西南方向19~20公里外,公路沿线的丘陵地带设伏,构成伏击圈的主阵地!
第一炮群: 集中独立1团的8门150mm迫击炮、8门战防炮,边纵28团、新一团、独立团所属的各口径火炮共计60余门,合计80余门火炮,由我旅榴弹炮营营长彭金拓指挥,配置在第二梯队附近开阔地,由独立1团警卫连护卫。负责覆盖伏击圈前段和中段。
第二炮群: 集中我旅榴弹炮营16门122mm榴弹炮、重迫击炮营24门120mm迫击炮、独立1团山炮营12门75mm山炮和6门105mm山炮,冈田旅迫击炮连12门120mm迫击炮,以及冈田旅101、102团所属的2个步兵炮连12门75mm步兵炮,合计82门重炮!由我亲自指挥,配置在第一、第二梯队之间,由防空营和警卫营两个连护卫。负责覆盖伏击圈中段和后段,重点打击日军指挥中枢、炮兵阵地和后勤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