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长安密使,暗通陈宫

益州,成都郊外,一处隐秘的庄园内。

夜色如墨,寒风凛冽。庄园书房内,灯火通明,却只映着寥寥数人。刘隆端坐主位,下首站着两人,一为谋士法正,另一人年约三旬,面容精干,目光炯炯,透着沉稳与机敏,正是建宁名士,现为益州别驾从事的李恢。

“德昂(李恢字),”刘隆神色郑重,声音低沉,“此次长安之行,干系重大,可谓深入虎穴,凶险异常。然,若能成功,或可兵不血刃,为我益州得一猛将,救数万精锐于水火。此重任,非胆大心细、能言善辩者不能胜任。思来想去,唯德昂可担此任。”

李恢深吸一口气,眼中并无惧色,反而闪烁着被重任激发的光芒,他躬身一礼,沉声道:“主公以大事相托,恢倍感荣幸,虽万死不敢辞!必竭尽全力,说动陈公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法正在一旁补充道:“德昂兄,长安局势,波谲云诡。吕布骄横,王允猜忌,李傕郭汜大军压境,陈宫虽为谋主,然其心未必不忧。此去,需借商队掩护,身份绝不可泄露。首要目标,是见到陈宫本人。”

刘隆点头,从案几下的暗格中取出一卷帛书和一个小小的锦囊。他将帛书递给李恢:“此乃我亲笔信,信中言明我对吕奉先将军之仰慕,对其当前处境之关切,以及我益州愿敞开怀抱,共扶汉室之诚意。措辞需不卑不亢,既要显我实力,亦要顾全温侯颜面。”

接着,他拿起锦囊,神色更为凝重:“此物,更为关键。”他解开锦囊,倒出几张绘制极其精细的绢帛图纸,上面以工笔描绘着一种环首刀的样式,其弧度、厚度、血槽、乃至折叠锻打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注解,涉及选钢、淬火等工艺,其精妙之处,远超当世常见的环首刀。

“此乃偶然所得的‘精良环首刀’锻造秘图,”刘隆道(自然隐去了系统来源),“你将此图样品,作为见面礼,赠予陈公台。言明,若愿携手,此类可提升军备之利器,我益州愿与盟友共享。此物之价值,陈宫乃智者,必能洞悉。”

李恢双手接过帛书和图纸,触手便知这图纸非同一般,材质和绘制技法都极为罕见。他小心翼翼地将图纸收回锦囊,贴身藏好,肃然道:“恢明白!此图若真能锻造出宝刀,于军旅乃是至宝。陈公台见之,必知主公诚意与实力。”

“很好。”刘隆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吕布如困兽,陈宫便是那执钥之人。德昂,你此去,见机行事,安全第一。若事不可为,速退为上。我已命人在陈仓接应。”

“请主公放心!”李恢再拜。

三日后,一支来自益州的商队,满载着蜀锦、井盐和药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成都,向北而行。商队首领,正是化名“李掌柜”的李恢。他们沿着崎岖的蜀道,经汉中,过陈仓,一路上关卡盘查,风雨兼程,终于在一个多月后,混在大量流民和商旅中,进入了气氛紧张、戒备森严的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