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依照刘隆所献“正合奇胜”之策,开始对虎牢关展开持续不断的压迫。
正面战场上,曹操、韩馥、刘岱等部轮番上阵,每日鼓噪呐喊,佯作攻城。云梯、冲车、井阑等攻城器械被推至阵前,箭矢如飞蝗般射向关墙,虽未真正发动大规模蚁附强攻,却也逼得守军时刻紧绷神经,不敢有丝毫松懈。夜间,联军亦不时擂鼓点火,制造夜袭假象,扰得关内守军寝食难安,疲于奔命。
北面黄河之上,孙坚率水军沿河游弋,数次截获董卓军从洛阳方向运来的粮船,虽未能完全断绝补给,却也给虎牢关的后勤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和恐慌。关内开始有流言传出,言联军势大,粮道将断,军心浮动。
与此同时,刘隆派出的细作,以及郭嘉、戏志才暗中策划的谣言攻势也开始生效。大量写有吕布战败详情、董卓罪状以及招降纳叛许诺的绢书、木牍,被绑在箭矢上射入关内,或在夜间由死士潜入散布。“吕布已败,董卓将亡”、“擒董卓者封万户侯”、“弃暗投明,免死有功”等消息,在守军士卒中悄悄流传,如同毒菌般侵蚀着董卓军的斗志。
关内,董卓闻报联军动向,又见军心不稳,暴跳如雷。他严令李傕、郭汜、牛辅等将加强戒备,弹压谣言,凡有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吕布新败,威信受损,被董卓斥责,心中郁愤,更是将怒火倾泻在守城之上,日夜巡防,杀气腾腾。然而,高压之下,暗流涌动。一些中下层军官和士卒,已然心生异志。
刘隆坐镇中军,并未急于求成。他每日与郭嘉、戏志才、法正研究哨探送回的最新关防图,寻找可能的突破口。赵云、典韦、徐堰兵则加紧操练锐士,准备攻城器械,养精蓄锐。
时间一天天过去,联军持续的骚扰和围困,效果逐渐显现。虎牢关守军虽仍能支撑,但疲惫和焦虑与日俱增。
这一日,天降大雾。浓重的白雾笼罩四野,能见度极低,数步之外难辨人影。
郭嘉望着帐外弥天大雾,眼中精光一闪:“主公,时机将至!”
戏志才亦道:“此天赐良机!大雾弥天,正可掩我形迹,乱敌耳目!”
法正补充:“据细作密报,连日守夜,西面一段城墙,由牛辅部将胡轸负责,其部士卒怨气甚大,防守或有松懈。”
刘隆霍然起身,决然道:“天时地利人和已备!就在今日!传令!”
“子龙!恶来!”
“末将在!”赵云、典韦踏前一步。
“命你二人,各率五百敢死锐士,携飞钩、云梯、绳索,借大雾掩护,潜至关墙之下,伺机攀城!子龙攻西段,恶来攻东段,互为犄角,制造混乱!”
“诺!”
“徐堰兵将军!”
“末将在!”徐堰兵肃立。
“命你率大雪龙骑两千,于关前埋伏,一旦城头有变,城门开启,即刻冲锋夺门!”
“诺!”
“孝直,统筹后方,调度策应!奉孝、志才先生,随我观敌料阵!”
“诺!”
计议已定,联军大营悄然行动起来。赵云、典韦各率五百精心挑选的死士,人人黑衣黑甲,口衔枚,马裹蹄,借着浓雾的掩护,如同鬼魅般向虎牢关潜行而去。
关墙之上,守军被连日骚扰和浓雾搞得心神不宁,巡逻的士兵也显得有些懈怠。西段城墙,胡轸部下更是抱怨连连。
赵云率部悄无声息地摸到西墙根下,浓雾和夜色成了最好的保护。他仔细观察,发现一段城墙因前几日联军佯攻投石,墙面略有破损,砖石松动,攀爬难度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