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天高云淡,汉水澄碧。通往南郑的官道上,旌旗蔽日,甲胄生辉,得胜之鼓声震四野。刘隆率领的平东大军,携朐忍大捷、阵斩赵祗之威,班师回朝。

消息早已传遍汉中。自大军身影出现在地平线上那一刻起,南郑城外便已是人山人海。不仅是城中士绅百姓,更有从四乡八里赶来的农人、工匠、商贾,扶老携幼,翘首以盼。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的气息、蒸饼的甜香,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激动与感恩的炽热情绪。

当那面熟悉的“刘”字大纛和崭新的“平东将军”帅旗出现在视野中时,人群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来了!将军回来了!”

“是刘公子的队伍!”

“快看!那是王翦将军!那是蒙恬将军!”

“还有咱们汉中的好儿郎!”

队伍最前方,刘隆一身玄甲,外罩猩红披风,骑在神骏的乌骓马上,身姿挺拔,虽面容犹带少年人的清俊,但眉宇间已凝聚起不怒自威的凛然气度。他身后,王翦、蒙恬、司马靳、章邯、苏角、涉间等将领,皆盔明甲亮,意气风发。再之后,是军容严整、杀气内敛的“中垒铁军”、各营战兵,以及押运着缴获物资、牵引着俘虏的辎重队伍。队伍绵延数里,刀枪如林,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无声地诉说着战场上的赫赫武功。

“恭迎将军凯旋!”

“将军万胜!”

“汉中子弟,好样的!”

百姓们沸腾了,他们挤上前去,将准备好的鸡蛋、米酒、蒸饼、瓜果奋力塞到士兵手中。孩童在人群中穿梭,用崇拜的目光望着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许多老人眼中含着热泪,他们经历过黄巾的肆虐,深知这太平日子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