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汉中郡内飞速传开。尽管南郑城头依旧飘扬着汉室旌旗,但一种无形的恐慌,已如同初春的寒雾,悄然渗透进大街小巷。

市集上的粮价一日三涨,往日摩肩接踵的商街冷清了许多,人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掩不住的惊惶。流言如同野火般蔓延:

“听说了吗?宛城被黄巾贼占了!太守都死了!”

“荆州那边已经乱套了!贼兵见官就杀,见大户就抢!”

“咱们汉中会不会也……”

“刺史大人能守住吗?”

恐慌之下,人心浮动。一些地痞无赖开始趁火打劫,偷盗、斗殴事件频发。更有甚者,开始传播“黄天当立”的谶语,暗中串联,蠢蠢欲动。

刺史府内,气氛更是凝重到了极点。

刘正瘫坐在书房的主位上,面前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告急文书仿佛有千钧之重。他双眼布满血丝,脸色灰败,短短数日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大人!西城县的急报!县内五斗米道信徒聚集,冲击县衙,县令请求派兵弹压!”

“报——!上庸县发现小股头缠黄巾的流匪,劫掠乡里,县尉出战不利,反被所伤!”

“大人!南郑城内粮商囤积居奇,百姓已有抢米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