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大义凛然。
他将“拒绝”,变成了一种对“求真”理念的坚守,反而更深地,契合了嘉靖皇帝此刻对“格物实学”的推崇。
嘉靖皇帝看着他,眼中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不贪慕虚名,只专注于实学。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求道者,该有的样子!
“好……好孩子。”嘉靖皇帝扶起他,感慨万千,“是朕,着相了。”
他沉吟片刻,改口道:“那便……不封真人。朕便称你为……苏先生吧。”
“先生”二字,从天子口中说出,其分量,有时比一个爵位,还要重!
这意味着,嘉靖皇帝已经将他,放在了与自己平等的,可以问道的老师的位置上!
“学生……遵旨。”苏明理低头应道,心中那块最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成功地,在皇帝的“狂热”与朝堂的“捧杀”之间,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最微妙,也最安全的平衡点。
他既得到了皇帝的绝对信任和庇护,又摘掉了“神棍”、“方士”这种最容易招致攻击的帽子。
他,活下来了。
并且,以一种谁也想象不到的方式,在这座帝国的权力之巅,站稳了脚跟。
窗外,夕阳西下,将万寿宫的琉璃瓦,染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辉。
京城,这场由苏明理的名字掀起的巨大风暴,也因为这几道从西苑传出的旨意,达到了最高潮,然后,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暂时平息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从今天起,大周的朝堂之上,多了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年仅八岁的,“苏先生”。
当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手捧明黄圣旨,出现在文渊阁时,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都还在枯坐。
他们在等。
等西苑的消息,等那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博弈,最终的结果。
严嵩依旧闭目养神,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严世蕃则显得有些焦躁,不时地捻动着自己手上的扳指,嘴角挂着一丝残忍的冷笑。在他看来,一个八岁的黄口小儿,无论如何巧舌如簧,入了西苑,面对天威,也只有被碾碎的份。他甚至已经在盘算,该如何借此机会,将徐阶一党,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唯有徐阶,面沉如水,端坐不动,但袖中的手指,却早已紧紧攥住。
“圣旨到——”
一声尖细的通传,打破了文渊阁内压抑的平静。
所有人,包括严嵩在内,都立刻起身,整理衣冠,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监开始宣读。
第一道旨意,是给太医院的。当听到“着所有院使、御医,即刻赴西苑,拜见苏先生,学习《格物·人身篇》”时,严世蕃的眉头,就狠狠地跳了一下。
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