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磨石而砺,精工开刃启鸿蒙 抟土以陶,妙手塑纹彰异彩二

“合着咱们现在的‘先进办法’,一万年前的祖先就摸透核心原理了?”林宇这下彻底服了,挠着头笑,“之前还怀疑弓钻,现在看来是我格局小了。”

“而且用这种方法钻出来的孔特别规整,钻孔的时候还会磨出一个圆柱形的石芯。”赵导补充道,“考古时挖出来的、被古人废弃的石芯,能清晰看到一圈圈的研磨痕迹,这可是管钻法最直接的证据。”

“有这石芯在,就没法怀疑这技术是假的了吧?”陶兄笑着看向林宇,故意逗他。

林宇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服了服了,这技术细节都能留下证据,老祖宗是真有一套。”

“这就是智慧的传承嘛!”吃瓜博主笑着说,“祖先靠手和耐心磨出孔洞,咱们换成了机器,但‘研磨+冷却’的核心逻辑根本没变,老祖宗的经验太管用了。”

小虎听得眼睛发亮:“那以后我用砂纸磨东西,也得学着加点水试试,说不定更快!”

大家被他的机灵劲儿逗笑。

陶兄摸着小虎的脑袋说:“那你试一试,说不定哦,然后再想想其中的原理。”

大家看着展柜里带孔的石铲,更觉祖先的智慧实在了不起。

“第二种是琢钻法。”赵导接着介绍,“这是一种更古老、也更直接的钻孔方法。”

“这个难道比管钻法还管用?”小虎皱着眉,一脸疑惑。

“那倒不是,它的技术门槛更低。”赵导解释道,“就是找一根坚硬的木棒或者尖石,在要钻孔的位置,一边不断旋转,一边敲击、研磨,硬生生‘磨’出一个孔来。不过这种方法效率低,钻出来的孔洞也可能不太规整。”

“哦,原来‘古老’是这个意思!就是更原始、没那么精巧。”小虎恍然大悟,使劲点了点头。

介绍完钻孔技术,赵导又把话题拉回石器本身:“咱们再说说有孔石铲的特征。它的器身相对较薄、较宽,刃部大多是单面刃,这样的造型更适合切入土里。”

他顿了顿,补充用途,“主要用来掘土、耕作、挖植物根茎,是原始耜耕农业的核心工具之一。安装的时候,木柄会和石器呈一定角度,跟咱们现在用的铁锹差不多。”

“太好了!有了这工具,种地肯定方便多了!”小虎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手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了石铲,还有这些扁平的带孔石器,是有孔石刀。”赵导继续介绍,“它们可能被用来切割东西,或者作为收割作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