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千龛佛现蕴真经 太和改制启新章(博物馆三)

“哦!原来整个队伍的中心点在这儿!”啸风恍然大悟,之前只觉得队伍热闹,现在才看清布局里的门道。

赵导又抛出一个问题:“大家再留意下,整个车行过程中,所有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你们能看出来吗?”

“都戴着帽子!”小雨抢先举手回答,眼神里满是“我发现了”的兴奋。

“对,没错!小雨观察得真细致!”赵导笑着称赞,“他们戴的帽子还很有讲究——帽子后面创造性地加了一块布帘,垂在脖子后面,这种帽子有个专门的名字,叫‘风帽垂裙’。”

“风帽垂裙,这名字真好听!”梦瑶忍不住感叹,光听名字就能想象出帽子的样子。

“是啊,是谁给起的这么雅致的名字?是咱们大同人起的吗?听着还挺浪漫的。”晓萱也跟着好奇,觉得这名字里透着股文化味儿。

王静笑着接话:“应该是平城人起的吧!北魏的时候大同叫平城,这帽子是当时的流行款,肯定是那会儿当地人给起的名字,才这么贴合当时的生活。”

大家都点点头,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毕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物件,名字也该带着当时的印记。

“这就得从北魏的少数民族渊源说起了。”赵导耐心解释,“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最早是从内蒙古和东北交界的大兴安岭一带迁徙过来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很多史学家推测,1500年前那段时间,正好是地球上比较寒冷的时期——东北原本就冷,他们迁徙内蒙古,后又来到大同,虽然气候比老家稍好,但冬天依然风大、风沙也多。所以他们就特意在帽子后面加了一块布帘,也就是咱们说的‘垂裙’,这样既能挡寒风,又能防止风沙灌进脖子里,特别实用。也正因如此,壁画里所有人物都头戴这种风帽垂裙,算是当时适应环境的‘智慧设计’了。”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