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道不远人子臣弟友 学惟逊志礼乐诗书(府文庙)八

“是啊,让我们多一些阳光的生活。这些都是体内阴性东西太多,阳性东西多存入体内,那阴性的自然就出来了。”陶兄感慨地说,脸上露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大家能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多接触正能量,让自己的身心充满阳光,远离疾病的困扰。

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心中反思着自己的生活状态。

他们深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要想保持身心健康,就必须学会平衡生活,把握好度,多给自己一些关爱,多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这场讨论不仅是对生活现象的剖析,更是一次对自我的审视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他们暗暗下定决心,要从这一刻开始,做出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清脆稚嫩的童声在行仁厅悠悠回荡,循声望去,只见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正在读墙上画像里的论语故事,眉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转头问身旁的妈妈:“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呀?”

“这个意思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妈妈微笑着,耐心又温柔地解释,伸手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试图将这古老智慧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这个话题也不错。”老赵眼睛一亮,仿佛发现了宝藏,兴致勃勃地开口说道,言语间满是对这场讨论的期待。

“好,就这个论题。”老钱立马附和,一拍手,脸上洋溢着跃跃欲试的神情,迫不及待想要就这个话题展开一场思想的交锋。

“出去好好辩论一番,外边空间广阔,辩论起来更痛快。”老李也按捺不住,提议道,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即将上演。

于是这一行人便出了行仁厅,朝着碑亭走去,脚步匆匆,带着对学问的热忱与执着。

大同府文庙里,现有碑亭四座,它们错落分布,像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这片文化圣地。

其中两座位于第二进院落中轴线两侧,另外两座则在第三进院落中轴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