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宇辰对控军台功能的质疑,美女不紧不慢,耐心地解答道:“可别小瞧了它,占据战略高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俗话说的,‘站在制高点上’,那可就意味着掌握了优势地位,明白吗?”
“这我听说过,什么站在人生的制高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还有别的类似说法吧?”宇辰兴致勃勃地说道。
“咱们做自媒体的,想要站在流量的制高点,就得紧紧把握住热点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
美女笑着回应,“同理,控军台上视野极其开阔,能够清晰地监控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消除一切视线盲区,让军队对战场全局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它在侧射、策应和了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能有效防止出现‘死角’部位,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还真是这样!护城御敌,控军占优,视野广阔,决胜千里。”宇辰兴奋地感叹道。
一旁的梦瑶心中醋意翻涌,可她只是默默不语,用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宇辰,眼神中似乎暗藏着无声的抗议,又仿佛在传达着某种难以言喻的信息。
此刻,她的内心或许正被各种复杂的情绪纠缠着,可能是嫉妒,可能是不甘,又或许是其他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才会将这些情绪一股脑地宣泄出来。
“为了进一步巩固国防,明朝政府可谓是精心规划,围绕着大同城构建起了一套多层次的防御网络。”
一位老者突然开口说道,“最先,在城的北、东、南三个方向,分别修建了一座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堡,这些城堡相互呼应,形成三点支撑、互为犄角之势,大大增强了整体的防御能力。”
这时,宇辰一行人在游览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那位来自善化寺的老者,他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
“不过,考虑到大同城地处边陲,周边既缺乏天然的地理屏障,又没有其他城市的有力支持,所以在东西两侧又专门设立了聚乐堡和高山堡,以此来强化两侧翼的防护力量,确保整个城防系统的均衡与稳定。”老者补充道。
“为什么要布置得这么复杂呀?”宇辰疑惑地问道。
面对宇辰的疑问,老者神情凝重,缓缓地回顾起那段满是沧桑的历史:“明朝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土木之变’。这场战乱让大家清楚地看到,大同城在抵御北方侵略者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无数战火的淬炼,大同城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士兵们的血汗与勇气,最终成为了坚不可摧的堡垒。”
正是:战鼓惊天,烽火映照英雄血;硝烟漫卷,铁骑踏破山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