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这前后竟是同一个人,从恶鬼变成了菩萨啊。”那名游客恍然大悟地说道。
梦瑶继续娓娓道来:“在这座殿堂里,我们看到了同一神只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一边是面目狰狞、凶残暴虐的模样,另一边则是慈眉善目、满怀慈悲之心的形象。”
“是啊!”一名女士附和道。
“这种强烈的反差,生动地展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巨大转变,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只要愿意放下屠刀,任何人都有机会实现自我救赎。”梦瑶说道。
“好!”宇辰由衷地赞叹道。
“《鬼子母揭钵记》这部元代杂剧,可是由西京,也就是咱们今天的大同市作家吴昌龄创作的。它正是在这个传奇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而来的。”
梦瑶侃侃而谈,看得出来,她对这个故事做了不少功课,“剧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鬼子母如何在内心的挣扎中觉醒,最终脱胎换骨,成为一名虔诚佛教徒的全过程。这部剧不仅弘扬了佛教文化的精髓,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那僧人感慨道:“一神双面,善恶互映,启示赎罪之道;元曲经典《鬼母记》由此而生,流传久远。”
“讲得真好,受教了!”那名中年男性游客双手合十,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他身着素色的长衫,身姿挺拔如松。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凝重与专注,双唇轻抿,仿佛在无声地念诵着经文。
他双手合十,拇指轻轻触碰鼻尖,掌心紧贴,像是在紧紧握住心底最虔诚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