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林徽因妙笔生花 梁思成匠心独运(七)

“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梁思成先生对善化寺的评价。”张导接着说,“善化寺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辽金时代建筑群。在那里,梁思成、林徽因找到了研究辽金佛寺布局的重要实物资料,从而确立了善化寺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你就别啰嗦了,咱们听点专业的。”老爷子迫不及待地说道。

“好嘞,听您的,老爷子。”张导笑着回应。

大家听了,又一次哄堂大笑起来。

“善化寺位于内城南门内,稍微偏西的位置,俗称南寺。穿过山门往北走,有东西配殿以及三圣殿,再往后就是七间的大雄宝殿,它雄伟地屹立在高台上。”

张导抑扬顿挫地念着,“殿内的诸多佛像,雕塑工艺十分精美,每一尊佛像的姿态和神情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各有各的精妙之处……”

“好!”老爷子大声叫好。

“听到了吧,”张导说道,“善化寺殿内供奉着许多佛像,它们姿态万千、栩栩如生,那魅力简直能把人的魂魄都勾走。每一尊塑像都饱含着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与丰富想象力,实实在在是世间少有的珍品。可有的人说自己去过善化寺,结果却连一件寺里的宝贝都没留意到。”

“确实是这样。”

游客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咱们接着往下听,‘惜柱架北倾,非急与修冶,恐颓毁期不远矣。’意思就是说,大殿的大梁和柱子已经向北倾斜了,必须赶紧进行修缮整治,不然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坍塌毁坏。”张导解释道,“左右两边的朵殿各有三间,和大殿一样都是坐北朝南。在东侧稍微靠前的位置,以前有一座楼,几年前不小心遭遇火灾,现在只剩下西侧的楼——也就是普贤阁——还留存着。”

“普贤阁,重点又来了啊,大家敲黑板划重点。”老爷子又开始活跃气氛。

这次,张导没受他影响,继续念道:“纵观此寺建筑,除配殿朵殿外,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珍贵古物,非始料所及。摘自《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座寺庙里居然有四处辽金时期的遗构!这地方太值得去了。”那位女游客兴奋地说道。

“在这张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到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在大同古城那二十多天紧凑行程里的身影。他们不惧艰难险阻,不管刮风下雨,始终坚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穿梭,一心只为探寻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张导一边说,一边介绍图片。

只见图片上的文字写着: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与营造学社的刘敦桢、莫宗江等一起从北平出发,为调查大同古建第一次奔赴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