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瑶和宇辰继续向东前行。
来到一个丁字路口,宇辰转头询问梦瑶:“是右拐,还是直走呀?”
“我瞧瞧。”梦瑶说着,便将目光投向右边的街道,“原来这儿就是县楼北街,这条街上有大同红色记忆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魏碑书法家张霭堂故居纪念馆,还有文庙和帝君庙呢。”
“哇,这么多景点啊!不过眼看快中午了。”宇辰感慨道。
“没关系,咱们不去那些地方。咱们的目的地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梦瑶面带笑容,神秘兮兮地说道。
“到啦?在哪儿呢?”宇辰一脸好奇地追问。这时,他忽然瞧见一整面刷白的侧墙上,调皮地写着几个大字,便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哦,想和你在大同看着日出,只谈微风和晚霞。这话说得多好啊!”
“还行吧。”梦瑶似乎并不太认可,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便继续向前走去,“看,关帝庙到了,对面就是广场,还有个戏台子呢,我在视频里见过这个地方。”
只见戏台上,几位身着古装的美女正摆出各种优美的造型,旁边有几名摄像师正忙着拍照。
这是一座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的古戏台。岁月悠悠,这里曾上演过无数扣人心弦的戏曲名段,它宛如一位无声的见证者,目睹了王朝的兴衰交替,也见证了民间的疾苦与悲欢。
戏台楼台坐南朝北,以其宽敞高大的身姿,静静伫立在喧嚣闹市之外,于静谧之中,透露出一股威严庄重的气息。
那飞檐挑角的设计,犹如龙凤昂首,翘首欲飞,恰似正欲翱翔于九天之上,展翅凌空的磅礴气势呼之欲出。
戏台那古朴沧桑的质感,仿佛是历史赋予它的独特印记,赋予了整座戏台无尽的沧桑美感,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轻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那些历经的沧桑往事。
明柱之上,镶嵌着精雕细琢的木制龙头,其形态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东方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这些小巧而灵动的装饰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为原本庄严肃穆的气氛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