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羊杂暖心香四溢 黄糕筋软润舌尖(三)

“想要吃到正宗的黄糕,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啊!”老爷子接着说道,“这就跟生活里好多事儿一样,看着简单,其实暗藏玄机。只有那些掌握了技巧,还肯用心去做的人,才能做到极致。”

提到自家妻子,老人的眼神变得格外温柔,思绪也飘回到过往的点点滴滴:“其实我以前也试着搋过几次,可总是把握不好力度和速度。”老人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最后只能指望老婆大人的手艺咯,也正因如此,被她‘掌控’了这么多年。”宇辰笑着接过话茬。

在场的人听了,又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整个场面欢乐无比。

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这家小羊杂馆里温馨和谐的美好氛围,同时也传递出一个道理:

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平凡的事物,实则充满了乐趣与智慧。

就像老人说的,学会欣赏并尊重他人的长处,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百态,从中获得成长与启示。

宇辰听得入了迷,对黄糕竟有这般神奇的魅力深感讶异:“黄糕竟有如此魅力?”他满脸好奇地问道。

老人缓缓点头,一脸自豪地介绍起来:“大同人给它取了个特别的名字——素糕。你瞧,它色泽金黄鲜亮,质地软嫩又富有弹性,口味香甜,吃起来那叫一个回味无穷。而且啊,它还能迅速让人饱腹,解除饥饿感,让人长时间保持充沛体力。在咱们当地,有句流传很广的民谚:‘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地的荞面,饿断个腰。’”

“哟,还有谚语呐,”宇辰愈发兴致盎然,“这是啥意思呀?”

“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不同食物提供能量的差别。”老人耐心解释道,“具体来讲,要是你美美地吃上一顿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莜面,能支撑你走上30里路;可要是吃了黄糕,走上40里都不在话下;至于荞麦面,虽说营养价值也不低,但人体对它的吸收效率没那么高,所以吃了荞麦面,大概只能走上10里路,就又会饿得难受了。”

“哦,原来如此。”宇辰恍然大悟,点头应道。

“‘糕’和‘高’读音相同,有着高升旺长的美好寓意。大同人每逢重要时刻,像逢年过节、婚嫁喜事这些喜庆日子,都会吃‘喜’糕,用它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寄托吉祥的愿望。常言说,吃了油炸糕,芝麻开花节节高!”老爷子摇头晃脑地说道。

梦瑶深有感触,不禁说道:“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迷人的风俗习惯。就拿黄糕来说,从普普通通的食材,摇身一变成为承载情感的寄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说得好!”老爷子一下子来了兴致,“说起这水土,还真有个事儿。据说有个心灵手巧的外地人,在大同住了一阵子,特别喜欢吃黄糕,就买了糕面带回自己家乡去做。他做的方法倒是没错,可怎么都做不出大同黄糕那种‘黄、软、筋、香’的独特韵味,怎么都找不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