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山走到一处刚才厮杀最激烈的垛口,这里倒下了七八名明军士卒,但也留下了至少三倍于此的、身披重甲的八旗兵尸体。
一个队正正在组织人手清理,他指着一名被长枪从面甲缝隙刺入毙命的巴牙喇白甲兵,对李崇山道:“大人,这鞑子凶得很,连破我们三人,最后还是王老三拼着挨了一斧子,才把他捅下去……咱们的兵,见血后,不怂!”
李崇山默默点头。他深知,这与几年前那支闻虏即溃的边军已是天壤之别。
陆督师暗中推行的新式操典、汰弱留强、足饷厚赏(相对以往)、以及火器的优先换装和集中训练,正在战场上显现出效果。
士兵们有了底气,军官们有了章法,整个防御体系不再是单凭个人勇武,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干得好!告诉弟兄们,打退了皇太极的亲卫,咱们古北口的兵,够资格横着走了!”李崇山提振士气地吼了一嗓子,顿时引来周围士卒一阵低沉的、却充满力量的欢呼。
……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宣府和山海关。
宣府,张家口堡。
马科看着城外丢下的数百具蒙古骑兵和少量八旗兵尸体,得意地灌了一口酒。
“看见没?老子就说这帮孙子是银样镴枪头!想诱老子出去?门都没有!
咱们就靠着这墙,用炮轰,用铳打,看谁先耗不起!”他麾下的骑兵虽然求战心切,但也严格遵循着“倚城而战,火器先行”的新战术思想,几次小规模出击都是占了便宜就立刻退回,绝不恋战。
山海关
韩文耀依旧沉默,但他看着城下那些被守军火炮精准摧毁、尚未靠近城墙就已成废木的楯车,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关宁军(此处指山海关守军,沿用旧称)本就是明军精锐,经过韩文耀的进一步整顿和陆铮体系在火器、物资上的倾斜,其防守变得更加坚韧和高效。
济尔哈朗的东路军试探性的几次进攻,除了增加伤亡,一无所获。
……
后金中军大帐。
气氛远比明军城头上凝重。各旗旗主、贝勒们齐聚,脸上再无战前的骄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