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部下归心

小兵连忙站起来,声音洪亮:不疼了,元帅!您的靴子真舒服!

常遇春哈哈大笑,笑声爽朗:那就好,明天还给你穿。

他转身对军医说:给所有脚受伤的士兵都发双新鞋,记在我的账上。

军医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夜深了,常遇春独自坐在帅帐中,处理军务。桌上堆满了文书,但他一件件仔细审阅,不时提笔批示。突然,他停下笔,拿起一张名单,上面是这次战役中阵亡将士的名字。

他轻轻抚摸着那些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悲伤。这些士兵,都曾跟随他出生入死,如今却永远留在了战场上。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一份祭文,字字泣血,句句含情。祭文中,他回忆了与这些士兵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激励。

第二天清晨,常遇春下令全军集合,为阵亡将士举行祭奠仪式。他亲自诵读祭文,声音低沉而有力:大明将士,为国捐躯,英魂不朽,浩气长存...

读到最后,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声音哽咽,眼眶泛红。所有士兵都低下了头,许多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他们知道,元帅心中装着每一个士兵,无论生死。

祭奠仪式结束后,常遇春下令:将所有阵亡将士的遗体带回,厚加安葬。派人将抚恤金送到他们家中,告诉他们的家人,大明不会忘记他们的牺牲。

士兵们齐声应诺,声音震天动地。他们知道,跟着这样的元帅,即使战死沙场,也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荣誉。

几天后,军队继续东进。一路上,士兵们士气高昂,步伐坚定。他们常常自豪地唱起自编的歌谣:跟着常元帅,打仗不犯难;冲锋他在前,关爱在心间;赏罚最分明,军营如家园...

这歌声,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它唱出了整支军队的心声,也唱出了常遇春部下归心的真正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天傍晚,军队扎营后,常遇春正在帐中研究地图,亲兵来报:元帅,朱元璋陛下派使者来了。

常遇春立刻起身迎接。使者递上一封密信,常遇春展开一看,脸色渐渐凝重。原来,东征的敌军已经集结完毕,兵力是常遇春部队的三倍,而且装备精良,占据地利。更糟糕的是,敌军统帅是元朝名将王保保,此人用兵如神,曾多次击败明军。

使者离开后,常遇春独自站在帐外,望着东方的天空。夜色中,星星闪烁,仿佛在预示着什么。他知道,接下来的战役将异常艰难,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身后,是数万誓死追随他的士兵;他心中,是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部下归心,战无不胜。常遇春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带领这支军队,为大明王朝开疆拓土,建立不朽功勋。

夜风吹过,军营中传来士兵们低沉的鼾声。常遇春回到帅帐,提笔给朱元璋写回信。信中,他只写了八个字:不辱使命,决战必胜。

写完,他放下笔,望着窗外的星空,陷入了沉思。东征在即,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将决定大明王朝的命运...

突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亲兵慌慌张张地冲进来:元帅,不好了!前方斥候回报,敌军已经派出精锐骑兵,正向我军侧翼包抄而来!

常遇春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