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推演丹方

在他的“视野”中,冰心丹的药力更倾向于“中和”与“驱散”一种外来的、相对纯粹的寒毒。而穆清歌体内的寒毒,乃是修炼功法不当,引动自身玄冰之气异变,与经脉甚至魂魄隐隐纠缠的“内生之毒”,性质更为顽固难缠。若强行以冰心丹的刚猛药力去冲击,固然能化解部分表层寒毒,但很可能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刺激那内生寒毒产生变化,埋下更大隐患!

“这丹方……有问题?或者说,不完全对症?”叶凡陷入了沉思。他相信轮回之瞳的判断,这源自对药性与能量本质的洞察,远比书本上的记载更为直接。

他再次找到孙执事,并未提及自己的发现,而是以请教的口吻,提出了几个关于“内生寒毒”与“外感寒毒”在丹药化解上细微差别的问题,以及冰心丹药力若过于刚猛,可能对特定体质造成的影响。

孙执事起初不以为意,但听着叶凡条理清晰、直指关键的分析,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捋着胡须,沉吟良久,才缓缓道:“叶师侄,你所虑……不无道理。老夫当年也曾怀疑过此点,但冰心丹已是宗门内能找到的、应对此类寒毒的最佳丹方。且炼丹之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改动丹方,非丹道大师不敢轻为,其风险远比按方炼丹更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弟子明白风险。”叶凡目光坚定,“但若丹方与症候并非完全契合,按方炼丹,岂非亦是徒劳,甚至可能有害?弟子想尝试……根据穆师姐的具体情况,对冰心丹的配伍和炼制手法,进行一些细微调整。”

“你要改丹方?!”孙执事骇然变色,猛地站起身,“胡闹!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每一张流传下来的丹方,都是前人千锤百炼、甚至付出无数代价才确定的!你一个初涉丹道的小子,竟敢妄言改方?若是出了纰漏,清歌师侄有个闪失,你担待得起吗?!”

叶凡承受着孙执事的怒火,却并未退缩,平静道:“孙执事,正因弟子初涉丹道,或许少了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多了一丝对药性本质的追寻。弟子并非妄自尊大,只是想寻一条更稳妥、更对症的路。若执事不允,弟子绝不会擅自行动。但请执事给弟子一个机会,允许弟子以此为目标进行研究,至少在理论上进行推演。”

看着叶凡那清澈而执着的眼神,想到他之前展现出的、对药性匪夷所思的理解力,孙执事满腔的怒火和担忧,竟慢慢平息了下去,化为一种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很久,最终长长叹了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分。

“罢了……或许老夫真是老了,少了些锐气。”孙执事坐回椅子,挥了挥手,“你……且去推演吧。但没有十足把握,未经老夫与柳长老首肯,绝不可动手炼制!更不可对清歌师侄提及半分!”

“多谢孙执事!”叶凡深深一躬。他知道,这已是孙执事能做出的最大限度的支持与让步。

静室之内,叶凡面前摊开了冰心丹的丹方以及大量相关笔记。轮回之瞳全力运转,脑海中仿佛构筑起一个微缩的炼丹世界。他一遍遍地模拟着药性变化,尝试着增减某些辅药的比例,调整投药的顺序,甚至改变某个关键节点的火候温度……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无数次的推演,无数次的失败。有时是药性冲突直接导致模拟“炸炉”,有时是药力不足无法化解寒毒,有时则是药力过猛,反而模拟出损伤穆清歌经脉的景象……

时间一天天过去,叶凡眼底带着血丝,神情却愈发专注。赵虎等人见叶凡迟迟没有动静,只是埋头在静室,以为他露了怯,不敢尝试,暗中嘲讽更甚。但叶凡完全不予理会。

终于,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的推演后,一个全新的方案在叶凡脑中逐渐清晰、稳定下来。他保留了冰心丹化解寒毒的核心药力,但加入了少量“温脉果”以保护经脉,减少了“赤阳参”的刚猛之性,改为药性更温和持久的“暖阳芝”,并调整了“雪玉髓”的处理方式,使其药力更能深入,针对那纠缠的“内生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