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者一号”在流光溢彩的规则通道中平稳航行。融合了灵漪星域技术后,跃迁过程变得更加稳定,对船员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舰桥内,各项数据平稳运行,气氛却与前往灵漪星域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初入深空的忐忑,多了几分历经战火淬炼后的沉稳与坚定。
莫凡静立于观景窗前,凝视着通道外飞速掠过的、被拉伸成奇异线条的星光。他体内那融合而成的“本源权限”如同温暖的潮汐,与战舰的“星火炉心”及跃迁引擎产生着微妙的共鸣。他能感觉到,自己对规则的感知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十倍,仿佛能“听”到更遥远星域传来的、微弱的规则“背景音”。
“预计三小时后脱离跃迁,抵达预设侦察区域——‘尘埃之环’。”导航官报告。
“尘埃之环”,这是人类天文学家早年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的一个奇特星域,以其中心一颗垂死的红巨星和周围广阔而复杂的行星状星云(尘埃带)而得名。这里环境恶劣,理论上不适合碳基生命,但元始文明遗留的星图中,却在此处有一个模糊的、非自然的高能量标记。此次航行,首要目标便是探查此处。
三小时后,战舰轻微一震,脱离了跃迁状态。
舷窗外,景象壮丽而苍凉。一颗巨大无比、散发着暗红色光芒的垂死恒星占据了视野的中心,它表面的活动已经极其微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围绕它的,是绵延数光年的、色彩斑斓却又死寂冰冷的尘埃云带,这些尘埃在恒星的余晖下,反射出诡谲的光芒。
“开始环境扫描。启动高灵敏度规则探测阵列,搜索元始文明标记的能量源。”李震将军下令。
各种探测波束如同无形的触手,扫向广阔的尘埃之环。常规扫描反馈回来的只有混乱的辐射、冰冷的尘埃团和破碎的小天体。
“规则探测阵列有发现!”灵灵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在尘埃带内侧,靠近红巨星引力边缘的区域,检测到极其微弱的、结构化的规则波动!与元始文明的能量特征有部分相似,但……更古老,而且似乎……处于某种休眠或封闭状态。”
“能确定具体位置和性质吗?”莫凡转过身问道。
“信号非常微弱,且受到红巨星辐射和尘埃干扰严重。只能锁定一个大致的方位。性质……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
“向信号源方向靠近,保持最高警戒。”李震将军命令道,“所有探测设备聚焦该区域。”
“远航者一号”如同一个谨慎的猎手,开启隐匿模式,缓缓驶入色彩斑斓却又危机四伏的尘埃带。巨大的尘埃云如同星际迷雾,能见度极低,战舰不得不依靠先进的传感器和导航系统在缝隙中穿行。
随着不断深入,那微弱的规则信号逐渐变得清晰了一些。同时,传感器也开始捕捉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一些尘埃团的结构过于规整,仿佛曾经是某种巨大结构的组成部分;偶尔还能探测到一些非自然的高熔点金属合金碎片,它们漂浮在尘埃中,历经亿万年而不腐。
“这里……可能是一个古战场,或者某个远古文明废弃的据点。”地质学家分析着探测数据。
突然,战舰前方传来一阵细微的空间扰动!一道原本与周围尘埃无异的小型旋涡骤然扩大,产生了一股不弱的引力乱流!
“小心!空间异常!”舵手紧急操控战舰进行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