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归墟守望
第120章:共生进化
时间,在万米之下的黑暗中失去了惯常的意义。只有“星火”号舰体上那些缓慢而坚定蔓延的暗金色修复脉络,以及苏晴雪虚影中愈发深邃流转的暗银辉光,标记着某种超越物理层面的“生长”正在发生。
修复并非简单的复原。那些从远古城市遗迹中涌出的乳白色能量体,似乎携带着这座“孵化器”本身的蓝图与意志。它们并非将“星火”号修复回撞击前的状态,而是以其残骸为基,以遗迹能量为引,进行着一种更具生命力的重构。
破损最严重的舰首部位,深空共鸣阵列的基座被彻底重塑。新的结构更加复杂,仿佛某种活着的珊瑚丛,层层叠叠的暗金色晶簇自然生长而成,其核心与苏晴雪的“原初回路”产生着近乎百分百的共鸣。甚至能隐约看到,一丝丝暗银色的能量如同神经束般,在晶簇内部自行延伸、连接。
断裂的龙骨处,新的生物金属不再是简单的填补,而是如同真正的骨骼般,生长出更加符合流体力学和能量传导的 reinforcing ribs(加强筋),其内部中空,流淌着温和的生命能量流。
就连那些暴露在外的能量管线,也被一层柔韧的、仿佛生物薄膜般的物质覆盖,内部能量流动的效率和稳定性远超从前。
这不再是维修,而是进化。一艘星舰,正在向着某种半生物化、半能量化的更高形态蜕变。
林昊置身于这缓慢而宏大的变化之中,感受最为深刻。他不再仅仅是通过控制台去“驾驶”这艘船,而是能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它的“脉搏”和“呼吸”。当他将手掌按在冰冷的(却又隐隐带着体温的)舱壁上时,甚至能模糊地“听”到能量在新型网络中奔腾的“潮声”。他与“星火”号,与苏晴雪之间的连接,在这场深海的共生中,变得更加紧密,更加…三位一体。
苏晴雪的状态也趋于稳定。她不再需要刻意维持虚影,其存在形态已成为舰桥环境的一部分,如同一个温和的能量场域。她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与远古城市遗迹的深层连接中,梳理、消化着那淡金碎片和城市核心意识传递来的海量信息。
(林昊,) 她的意念将林昊从对舰体变化的观察中唤醒,(我找到了一些关于那些坐标的线索……它们指向的地方,并非都是像这里一样的‘孵化器’。有一个坐标,被标记为‘共鸣星核’,描述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的‘原初之火’能量聚集点,未经任何文明染指。另一个,则被标注为‘寂静回廊’,似乎是远古文明用于流放或封印某种‘危险存在’的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