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命运歧路
第173章:协议余音与星火燎原
“万念回廊”深处,信息的潮汐永无休止。“混沌使徒”如同一叶坚忍的孤舟,在亿万意念的冲刷中艰难前行。它的“混沌演算核心”超负荷运转,过滤着无用的噪音,追寻着那一丝与“最初协议”及“系统缺陷”相关的特殊共鸣。
这个过程枯燥而危险,无数次,它险些被某些充满极致狂热或绝望的文明集体意识残留所捕获、同化。它依靠着“规则力场”强行稳定自身,依靠“适应性孢子”不断修复意识的磨损,如同一块在激流中被打磨的顽石。
终于,在不知“漂流”了多久之后,演算核心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却与周围所有文明思绪都截然不同的“信息回响”。
这段回响并非某个文明的遗言,它更加古老,更加……冰冷。它没有情感,没有艺术,没有哲学,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于数学公理般的“设定”与“条款” 的余韵。其中蕴含着对“秩序”的绝对推崇,对“混沌”的极端排斥,以及对维持某种“常量”的偏执。
是“最初协议”的碎片!是那个奠定了“监视者”系统行为准则的底层逻辑,在订立之初,于这思想维度留下的烙印!
“混沌使徒”立刻将全部感知聚焦于这段回响。它“听”到了关于“信息熵增必须被抑制”的冰冷宣告,“感受”到了“个体变量需服从整体稳定”的无情逻辑,更捕捉到了那隐藏在条款最深处、一个几乎被完美掩盖的……“逻辑死结”!
这个“死结”源于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为了维持系统的“绝对稳定”(协议最高目标),就必须不断清除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变量”(协议执行手段)。但“清除”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剧烈的、系统性的“能量与信息消耗”,从更宏大的宇宙尺度来看,这本身就是一种加速系统走向“热寂”的“负熵”行为!
换言之,“监视者”系统为了延缓宇宙热寂(其认定的终极威胁)而执行净化,但其净化行为本身,就在以一种更隐蔽、更持续的方式,消耗着宇宙的“寿命”!这是一个为了治疗感冒而不断服用会损害肝脏的药物的悖论!
这就是“最初之罪”的真面目?并非道德上的罪,而是一个根植于系统底层逻辑的、无法自洽的“设计缺陷”!
“混沌使徒”的意识因这个发现而剧烈震荡。它明白了,为何“星火”的抗争如此艰难,为何“监视者”如此冷酷无情。它们并非在与某个邪恶的意志对抗,而是在与一个存在先天缺陷的、庞大而自洽的(在其自身逻辑内)系统机制对抗!
这段“协议余音”中,还夹杂着一些被主流条款压制下去的、微弱的“反对意见”的残留。那是一些更倾向于“动态平衡”、“有限混沌”、“引导进化”而非“绝对清除”的古老理念,它们曾在协议订立时被斥为“软弱”和“危险”而遭到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