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在各方势力的注视下,于青霖星沉星涧开始了与体内“原初生机”共处的日子。他坚守本心,拒绝了被立刻带入实验室或宗门的命运,选择留在这片生养他的山野之间。然而,这份坚持,在各方交织的意图与无形的压力下,显得愈发珍贵,也愈发艰难。
涧中岁月,生机萌发
沉星涧深处,墨辰建立的联合观察站如同一个附着在自然环境上的精密金属造物,与周围的青山绿水格格不入。无数隐形的探测波束、能量感应器、信息捕捉节点,如同蛛网般笼罩着晨星日常活动的核心区域。
晨星对此心知肚明,却选择视而不见。他每日依旧在固定的时间来到涧底,盘坐于那块熟悉的青石之上。他没有刻意去“修炼”或“引导”体内的生机,而是回归到最纯粹的“感物”状态——倾听溪流的潺潺,感受山风的轻抚,观察草木的枯荣,体悟岩石的沉静。
在这种近乎“无为”的状态下,他体内沉寂的“原初生机”反而开始展现出极其细微却真实不虚的变化。
起初,只是他周身尺许范围内的草木,生长得格外青翠欲滴,一些寻常的药草甚至隐隐有了向灵植蜕变的趋势。
随后,当他静坐时,会有附近的小兽怯生生地靠近,在他身边蜷缩安睡,仿佛能从他身上汲取到某种安心的力量。
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他尝试与那株曾被能量余波损伤的古树进行深度共鸣时。他并未主动输送能量,只是将自身融入古树那缓慢而坚韧的生命韵律之中。数日之后,那古树不仅彻底恢复,其树干上竟凝结出了三颗拇指大小、通体翠绿、内部仿佛有生命光华流转的 “生机源露” !这露珠蕴含着精纯而温和的生命能量,对疗伤、滋养本源有奇效,立刻引起了观察站内的一片哗然。
墨辰的团队记录下了全过程,数据流疯狂涌动。“目标无意识状态下,引动环境生命能级提升,催化产生高纯度生命结晶……初步判定为‘原初生机’被动辐射效应。”墨辰看着报告,眼神深邃,既有科学发现的兴奋,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这种力量,若无法理解与控制,其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而几位轮值前来“交流”的感物道长老,则对此欣喜不已。“妙哉!此乃生机自显,道法自然!此子果然与吾道有缘!”他们更加确信,唯有顺应自然的“感物道”,才是引导这股力量的正途,对科学院那种“解剖式”的研究方法愈发排斥。
暗流交锋,璞玉蒙尘
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愈发汹涌。
墨辰团队基于持续监测的数据,开始尝试进行一些“温和的”交互实验。他们以“环境生态调查”为名,在晨星活动区域外围,释放特定频率的微弱能量脉冲,或播撒一些能与生命能量产生反应的示踪纳米粒子,试图更精确地测绘“原初生机”的力场范围和反应模式。
这些举动,在感物道长老们看来,无异于“惊扰道境”、“污染灵源”。一位脾气火爆的长老险些与科研团队发生冲突,被旁人勉强劝住。双方的关系降至冰点,联合观察站内气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