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说“智械迷城”是冰冷逻辑的极致,“万法仙朝”是古典道法的辉煌,“荒古星域”是原始力量的奔涌,那么“灵能星域”便是意识与精神的纯粹国度。这里没有实体意义上的星辰与大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浩瀚无垠、色彩变幻不定、由纯粹灵能(或称心灵能量)构成的海洋——“心源之海”。
这片海洋并非死寂,它时刻涌动着思维的浪花,荡漾着情感的涟漪,回荡着记忆的涡流。无数发光的精神体——他们自称为“心念师”——如同海洋中的游鱼,或独自徜徉,或聚合成临时的意识群落,在这片意识的汪洋中生存、思考与创造。
物质在此地是稀罕而脆弱的,偶尔飘荡而来的星际尘埃或彗星冰核,会被心念师们好奇地包裹、研究,然后以其为“锚点”或“素材”,用灵能塑造出光怪陆离的、短暂存在的意识景观——漂浮的思维花园、凝结的回忆城堡、演绎逻辑悖论的迷宫塔楼……但这些终究会随着心念的转移而消散,重归灵能的本质。
道尊法旨的降临,在这片意识之海中激起的并非战火或权谋,而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思辨风暴”。
无数心念师的意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链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临时的、覆盖近乎整个星域的“灵能共识网络”。没有声音,只有纯粹信息与意念的光速流转。
“自治…意味着我们意识的绝对主权,不应受任何外部物质法则或集体意志的强行约束。” 一个秉持绝对自由理念的心念师意识团发出强烈的波动。
“但‘共御外敌’的责任呢?若无协调,我们如何应对‘蚀文’那般扭曲意识的污染?如何对抗‘荒古’那般纯粹物质的暴力?” 另一个倾向于集体安全的意识团反驳,意念中带着忧虑。
“协调不等于统治!我们可以建立‘灵能议会’,每一位心念师都是平等的议员,通过灵能投票决定公共事务。重大决策需达到一定比例的‘灵能共鸣度’方能通过。”
“效率太低!危机来临,难道我们要先开一场可能持续数年的议会吗?我们需要一个更高效的‘执行核心’,在紧急情况下拥有临时决断权!”
“权力导致腐化,即便是灵能权力!我们不能重蹈物质文明官僚体系的覆辙!”
“并非权力,是责任!是担当!我们可以设定严格的监督与轮换机制……”
思辨的浪潮在心源之海中激烈碰撞。有意识团试图构建完美的民主模型,有意识团推演着精英代理制度的可行性,更有意识团提出了完全基于“灵能贡献度”与“思维活跃度”的动态权限分配方案……
最终,在经过不知是瞬间还是数月的激烈思辨后(时间在心源之海是相对概念),一个初步的框架得以确立:
灵能议会制度。
任何心念师均可成为议员。日常事务由议员们通过灵能投票决定。同时,设立一个由七位“执政官”组成的“执行核心”,执政官并非固定,而是由所有议员定期(以外部宇宙时间为基准)根据其过往的“灵能贡献”(包括对星域发展的建议、对危机处理的成效、对知识体系的拓展等)进行推举,任期有限,且受到全体议员的实时监督与质询。重大事项,如对外宣战、缔结盟约、大规模调动灵能等,仍需议会高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