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控制中心,巨大的星图全息投影占据了核心区域。代表已知星域的明亮区域之外,是无边无际、被标注为“未探索”与“高危险”的深邃黑暗。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星图边缘一个刚刚被标记出来的、不断闪烁的暗红色光点——那是由“终末之核”残骸中提取出的残缺坐标,经过初步解析后得到的大致方位。
它遥远得令人窒息。即使以“摇篮”最新升级后的跃迁引擎性能来计算,这也将是一段漫长到足以让数个文明兴衰更迭的旅程。沿途所经的星域,根据零星的古籍记载和“守林人”偶尔透露的片段,无不充斥着极端的天体现象、法则混乱地带、以及可能存在的、远超“锻石者”威胁的未知危险。
“坐标解析度仅达到67.4%,存在巨大误差范围,其覆盖的潜在空间体积…足以容纳上千个大型星系。”一位导航专家声音干涩地汇报着,额头上满是冷汗,“这意味着,即使我们抵达目标区域,搜寻所谓的‘母源’或信号接收点,也如同在无尽大海中寻找一粒特定的沙。”
“能源补给问题如何解决?”明心道人凝重地问道。如此超长程的远征,常规的能源储备如同杯水车薪。
“理论上,‘无痕锚点’技术若能大规模应用,可在航行途中不断汲取寂灭潮汐的能量进行转化补给。”一位能源工程师回答,但语气并不乐观,“但这需要远征舰队本身具备极强的抗潮汐能力和能源转化效率,对舰船材料、结构、能量核心都是极致考验。我们…目前的技术积累,远远不够。”
“还有战力保障。”一位军方将领接口,“沿途未知威胁众多,舰队规模小了,无异于送死;规模大了,后勤压力和技术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以联盟现有实力,支撑如此规模的远征…几乎会掏空我们的家底,一旦失败,本土防御将形同虚设。”
现实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抛出,如同冰冷的潮水,浇熄着刚刚因为破解坐标而生出的些许兴奋。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气氛。希望似乎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中间隔着一道名为“现实”的巨大鸿沟。
林烬沉默地听着众人的讨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王座的扶手。他理解所有的担忧,这些都非危言耸听。这确实像是一个陷阱,一个用渺茫希望引诱飞蛾扑火的陷阱。
但…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遥远的坐标。灵魂深处,那源自混沌双瞳的力量在微微躁动,与那坐标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法忽视的吸引力。Ω规则的碎片也在意识中低语,警示着威胁,却也隐隐指向那未知之处藏着至关重要的“答案”。
“我们必须去。”林烬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议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不是选择,而是必然。”
他站起身,走到星图前,指向那暗红色的光点。
“敌人来自那里,威胁的源头可能就在那里。宇宙的异变、基石的秘密,或许也能在那里找到线索。坐以待毙,等待可能存在的、更强大的‘执行个体’上门,非生存之道。”
“技术不足,那就集中全联盟之力,优先发展远航与生存科技!能源不够,那就举全联盟之资源,建造最强的能源核心与转化矩阵!战力薄弱,那就筛选最精锐的勇士,配备最好的装备,进行最严酷的训练!”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眼中燃烧着冷静的火焰。
“这非一日之功,或许需要数代人的努力。但这将是我们文明延续下去,必须迈出的下一步。这不仅是远征,更是一场…播种。我们将沿着这条航线,建立前哨站,布设锚点,拓展生存空间,将联盟的边界和影响力,向着深空推进。”
“即使最终找不到‘母源’,这个过程本身,也将极大地提升联盟的整体实力和韧性。”
林烬的构想,将一次充满风险的赌博,提升到了文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会议室内沉默了片刻,随即响起了低声的议论和逐渐变得坚定的目光。
“陛下所言极是。”明心道人率先表态,“固步自封,终是死路。唯有向前,方有生机。”
“科研部将立刻调整优先级,成立‘深空远航’专项小组,攻克技术难关!”艾拉·星语儿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