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巨构的发现,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远征舰队每一位成员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那沉默的、伤痕累累的、却仍在燃烧最后一丝力量对抗虚空漩涡的庞大造物,散发着一种跨越时空的悲壮与威严,让所有关于技术和效率的争论都显得苍白无力。
“保持距离!全方位扫描!任何动作都必须谨慎!”石坚的声音通过舰队频道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虽是一员猛将,但也深知眼前这景象背后的分量。贸然靠近,不仅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反应,更是一种对这位无声先驱者的亵渎。
舰队散开,所有扫描阵列对准了那古老的巨构和它竭力束缚的虚空漩涡。数据如潮水般涌回,经过艾拉(AI)分体和岩裔科学家的紧急处理,一幅更加清晰的图景呈现出来。
【巨构代号】:暂定“守护者之柱” 【材质分析】:蕴含多种未知合金及非晶态材料,结构强度远超当前科技理解,部分区域检测到微弱的Ω权限能量残留,但技术路线截然不同。 【能量核心】:严重衰变,输出功率持续下降,预计完全停摆时间:71至350标准时(波动巨大)。 【运行模式】:并非强行“堵塞”漩涡,而是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引导漩涡溢出的熵流,通过自身结构进行缓冲、转化、部分中和,减缓其对现实宇宙的侵蚀速度。其本质是一个巨大的“缓冲器”或“减震器”。 【损伤评估】:严重。多处结构性损伤,能量导管大面积断裂,核心区域有被外部力量暴力撕裂的痕迹。其当前状态,已近乎奇迹。
“它……它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吸收伤害……”一位人类科学家喃喃道,眼中充满敬意。
“技术路线完全不同,但目标一致……”花岗岩·四十二的岩石面容上也流露出罕见的肃穆,“效率低下,但……坚韧得不可思议。”
艾拉·星语者则更加关注巨构表面的刻痕和那微弱的Ω权限残留:“这似乎证明,在‘执笔者’文明乃至Ω网络之前,还存在其他同样强大、甚至可能更早致力于维护宇宙稳定的文明。它们……后来怎么了?”
疑问萦绕在每个人心头。但这巨构的发现,无疑给“秩序锚点”计划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我们的锚点原型机,能否与它进行对接?或者利用它的基础进行强化?”石坚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技术团队经过紧急模拟和计算,得出了初步结论:“理论可行!‘守护者之柱’的基座和主要能量通道虽然破损,但主体框架依然稳固。我们的锚点原型机可以尝试与其进行物理连接和能量耦合,借助其现有结构,能极大提升稳定效果,降低部署难度和风险!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耦合过程需要极其精确的控制,任何失误都可能加速它的崩溃。而且,它的能量签名古老而奇特,与我们的系统兼容性未知,需要现场调试,风险极高。”
风险与机遇并存。
“干!”石坚一拳砸在控制台上,“瞻前顾后什么都干不成!老子就不信,这老伙计挺了这么多年,是等着我们来给它送终的!准备对接作业!工程组上前!所有单位提供掩护!”
命令下达,舰队再次忙碌起来。数艘体型庞大的工程舰在护卫舰的簇拥下,小心翼翼地向“守护者之柱”靠近。越是靠近,那股弥漫的衰败感和虚空漩涡的吸力就越是强烈,舰船护盾的能量读数直线下降。
对接过程异常艰难。巨构周围的时空极其不稳定,引力乱流和偶尔泄露的熵风让工程舰如同怒海中的小舟。自动对接系统频频失效,最终不得不依靠经验最丰富的老工程师进行手动微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伴随着一阵沉闷的金属撞击和锁死声,锚点原型机的主要连接臂,成功与“守护者之柱”基座上一处相对完好的接口完成了硬连接!
“连接成功!开始能量耦合和数据交互!”
最关键的一步到来。联盟的能源沿着导管注入古老巨构,同时尝试读取其残存的控制协议和能量流动模式。
瞬间,巨大的挑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