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消息公布。方舟内部陷入了巨大的议论和挣扎。
留下,意味着相对的安全,利用光海资源发展,但可能错过历史的真相,并承担独自发展的风险。 跟随,意味着追随领袖,探索终极之谜,但前途未卜,生死难料。
没有强迫,只有自愿。
最终,经过艰难的选择,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决定留下。他们多是技术人员、学者家属、以及一些厌倦了漂泊、渴望安定生活的船员。他们将在石坚副手(一位沉稳的妖族将领)的带领下,建设新基地。
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则选择继续跟随林烬。其中包括几乎全部的战斗人员、核心科学家、以及像艾拉这样渴望真相的学者。
分离的时刻,充满了悲壮与不舍。曾经的战友互相拥抱告别,互道珍重。资源被重新分配,大量的光蕈孢子、作物种子、技术蓝图和一部分耀铁储备被留下,用于基地建设。
苏萤利用光种和网络,与新基地建立了初步的深层精神链接,确保即使远隔星河,也能进行断断续续的沟通。
林烬将那份“隔离与观察站”的动态计算公式和所有相关数据,郑重地交给了留守的将领。
“活下去,建设好这里。等我们回来。”
“必不辱命!陛下保重!”
方舟完成了最后的升级和补给,能量储备补充至90%,利用光海能量和废墟材料强化了舰体结构和武器系统。
崭新的“曙光纪元”号,如同休整完毕的巨兽,再次散发出磅礴的气势。
一边,是初具雏形、充满希望的新基地。 一边,是整装待发、指向深空的远征舰。
林烬站在舰桥,最后望了一眼那片承载了无数悲伤与馈赠的光海,以及那些留在岸边、用力挥手的的身影。
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
传承文明,是重担。 探索未知,是使命。
而他,选择肩负起最沉重的那一部分。
“坐标锁定,观察者阵列。” “引擎启动,最大功率。” “出发。”
方舟缓缓调转方向,喷射出耀眼的尾焰,义无反顾地驶离了光海,冲向那片深邃、冰冷、蕴含着终极真相的未知星域。
将安稳留给后人,将危险迎向自身。
这便是领袖的重量,也是传承的意义。
新的远征,正式开始。目标——观察者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