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喘着粗气,互相看着,开始七嘴八舌地复盘:
“我的压制不够连贯,让左边那个差点冲过来。”陈锋自我检讨。
“我……我太紧张了,射击没准头,没吸引到右边那个的注意。”陈雪脸色微红。
“我该提前告知无法移动,并准备好配合姿势,能节省时间。”陈浩也意识到了问题。
“我的路线应该更迂回,虽然多花两秒,但更安全。”陈默冷静分析。
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失败、复盘、再演练中,默契的萌芽悄然生长。他们开始懂得用简短的口令和手势代替冗长的交流,开始学会在移动中用眼角余光关注队友的位置,开始信任同伴会守住自己身后的盲区。
陈默的空间感知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开始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他能在复杂地形中,为小队指示出最优的前进或撤退路线,能提前预警障碍物后的潜在威胁(模拟),甚至能大致判断出队友的弹药(箭矢)存量,提醒其进行补给或切换武器。
训练是艰苦的,甚至可以说是折磨人的。但每当他们成功地完成一次流畅的交叉掩护,一次无懈可击的交替撤退,一次干净利落的“伤员”营救,那种由团队力量带来的成就感和安全感,远比个人击倒一百个假人更加令人振奋。
他们正在从一群拥有武器的个体,向着一个真正的战斗集体蜕变。
然而,就在团队协作训练渐入佳境之时,一直监控外界的陈雪,收到了无人机传来的最新图像信息。她看着屏幕,眉头微微蹙起,转身向正在休息复盘的家人们报告:
“哥,无人机在西北方向,距离约八公里处,发现一支幸存者车队。大约五六辆车,有改装痕迹,正在沿着旧公路向我们这个方向缓慢移动。”
训练场上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变。
团队的磨合尚未完美,但外界的变量,已经不容置疑地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