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后北伐中原,北方严寒,充足的布帛必不可少。

几万匹布帛,足以解决数万大军的御寒之需。

在方腊看来,以方百花和方金芝换取数万匹布帛,极为划算。

然而,他却忽略了人心。

一旦人心离散,纵有再多军资、再广的地盘,也难以挽回。

柴皓则截然不同。

他实力雄厚,足以攻占大宋诸多州府,却并未如此,而是选择北上燕云,收复汉家故土。

当宋军畏惧金兵南逃时,柴皓孤军北上,迎战金军。

这些壮举,随着他的威名远播,必将赢得天下敬畏。

待时机成熟,柴皓振臂一呼,天下必将群起响应。

在柴皓眼中,大宋与方腊皆不足为虑,唯有北方的金国,才是真正的敌人。

“两万匹布帛,再加三万石粮草!”

沉吟片刻,方腊再次开口:“如此可行?”

如此一来,柴皓便获得了十八万石粮草与两万匹布帛的军资。

一石粮食可抵一匹布帛。

江南沃野千里,良田数千万亩,仅一季赋税便能征收数百万石粮草,这十八万石对方腊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城外黄土高台上,柴皓望向方腊,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

看来方腊确实粮多帛少,再逼也无济于事,索性就此作罢。

柴皓颔首道:

他未再索要更多粮草,只因此番运载六千兵马的船只,仅能容纳这些物资。

随后,柴皓依约退兵三里。方腊耗费三日,才将承诺的军资悉数运出城外,交付于他。

清点无误后,柴皓下令撤军。

他分派三千步骑,令林冲、武松率平海军乘海船押粮北上;自领秦明、鲁智深、张清等四千步骑沿运河北上,欲至楚州会合宋江,共取王庆留下的淮西八州。

实则柴皓意在淮西囤积的粮草辎重,而非地盘。他欲借宋江为先锋,待收复淮西后,使卢俊义等人以军功在朝中立足,为日后筹谋。

两全其美!

未料行军不久,方腊之妹方百花竟率数千兵马追来。她非为和亲,而是与兄长决裂,自愿投效柴皓。

宣和四年十月初,柴皓整合八百羽林军、四千步骑及方百花部众,近万大军挥师北归。庞万春兄妹与方金芝暂编其麾下,待日后整训。

楚州会师宋江后,一万六千兵马直扑淮西。宋江虽心有不甘,却已无力掌控卢俊义等旧部,只得顺应大势,希冀以战功晋身。

两月间,王庆余部尽数瓦解。除段三娘一族负隅顽抗外,淮西八十六县皆望字旗而降!

柴皓一举夺取了王庆苦心经营多年的淮西八州积蓄,缴获粮草百万石,金银布匹等财物价值超百万贯!

这八州之地虽号称拥兵十万,实则多为临时拼凑的农夫、喽啰、山贼之流。即便如此,王庆竟能在养兵之余囤积如此巨量粮草财货,足见其敛财之能!

相比之下,占据江南数十州的方腊虽粮草更丰,但现银绢帛未必及得上王庆。如今这些财富尽归柴皓所有!

时值腊月寒冬,运河封冻难行,缴获物资不便北运。柴皓便暂驻淮西整编兵马,借机休整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