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一天比一天炽烈,如同《星尘物语》后台那根代表用户增长的曲线,持续而稳定地向上攀升。上线初期的谨慎乐观,在一周后,逐渐被一种更确切的惊喜所取代。
增长,并未如同赵伟最初担心的那样,在初期涌入一波好奇的用户后便陷入停滞。相反,那条曲线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平台期后,竟以一种超出所有人预期的、近乎垂直的态势,猛地向上窜升!
“破万了!注册用户破万了!”周一清晨,李哲激动的声音几乎要掀翻临时办公室的屋顶。他指着屏幕上那个醒目的五位数,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这个数字,对于后世动辄百万千万的用户量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在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的当下,对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纯粹依靠口碑传播的独立网页游戏,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林长青站在他身后,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眼神明亮,唇角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即便是他,拥有着超前的眼光,此刻心中也充满了巨大的满足感和一丝“果然如此”的确认。
他设计的那个“有限度资源收集”与“互助”结合的核心玩法,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精准地激起了目标用户群体——主要是学生和年轻白领——内心深处那点小小的竞争、分享和归属感的涟漪。
“论坛彻底爆了!”孙伟切换着浏览器页面,语气兴奋,“好几个热门板块都在讨论我们游戏,好多人在晒自己的农场等级,分享装修家园的截图,还有人在组织‘互加好友’的帖子!”
“游戏内的聊天频道更是刷得飞快,”赵伟补充道,脸上带着技术男特有的成就感,“服务器压力不小,但还在可控范围内。我们之前做的负载优化起作用了。”
成功的迹象,不仅仅体现在冰冷的数字上,更体现在那些充满生命力的玩家行为中。
林长青坐到一台电脑前,亲自浏览着游戏内置的聊天频道和外部论坛的讨论帖。他看着玩家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哪种作物性价比最高,抱怨着好友总在自己睡觉时“光顾”农场,炫耀着自己偶然得到的稀有装饰品,甚至自发组织起“浇水互助小组”……
这些鲜活的互动,构筑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微缩的虚拟社会。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景象。《星尘物语》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它正逐渐成为一个连接人与人、传递轻松与快乐的社交空间。
这种由玩家自发创造和维系的热度,远比任何刻意的广告推广都更加持久和有力。它像一场悄然蔓延的野火,借助着人际传播的风势,越烧越旺。
课间时分,连林长青所在的班级,也开始偶尔能听到关于《星尘物语》的讨论。
“你昨晚偷我萝卜了是不是?”
“胡说!我那是帮你除草了!”
“诶,你农场几级了?加个好友呗?”
几个平时喜欢玩电脑的男生凑在一起,兴奋地交流着。他们并不知道,那个让全班乃至全校仰慕的学神,就是这款悄然走红游戏背后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