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里的关键是找到这个隐藏的约束条件……把这两个力分解到正交方向上,关系就明朗了……”
他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稳,逻辑链条清晰无比。苏雨晴凑近了些,专注地听着,随着他的讲解,她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流露出恍然和钦佩的神色。
“原来是这样!我一直在那个死胡同里绕圈子……”她轻声感叹,看向林长青的眼神,那份欣赏又加深了一层。
讲解完毕,林长青将练习册递还给她。
“谢谢!”苏雨晴接过练习册,脸上露出一个真心实意的、带着些许释然的笑容。这一次的道谢,不再拘谨,自然了许多。
“不客气。”林长青回以淡淡的微笑。
从这天起,两人之间仿佛自然而然地多了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苏雨晴会主动回头和他讨论课上遇到的难题,不仅仅是物理,偶尔也会问及数学。她甚至会把自己精心整理的一些文科重点笔记、作文素材分享给他,美其名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林长青也坦然接受。他会帮她梳理理科思路,点拨关键,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她思维上的盲点。而对于她分享的文科资料,他也会认真翻阅,凭借过目不忘的能力快速吸收,并时不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让苏雨晴也感到受益匪浅。
他们之间的交流,大多围绕着学习,纯粹而自然。但在那书页翻动和笔尖沙沙的声响之下,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情愫,如同初春的藤蔓,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滋长,缠绕。
林长青能清晰地感受到苏雨晴目光中多出的那份信任与特别的关注。那目光,像温暖的阳光,落在他习惯了孤独前行的道路上。
他小心地维护着这份朦胧的好感,如同呵护初生的嫩芽。他不急于推进,更享受这逐步靠近、彼此了解的过程。这份源自共同经历和彼此欣赏而自然萌发的情感,比任何刻意的追求,都更显得珍贵和真实。
课间时,他们偶尔会聊几句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比如最近看的一本书,或者学校里某件趣闻。苏雨晴发现,林长青并非她最初以为的那般沉闷,他只是习惯于思考,言语不多,但每每开口,往往能切中要害,或者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独特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