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第一项结束

比赛进程推进得极快。

从裁判吹哨到一组选手完成射击退场,整个流程不过一分钟左右。

八组选手轮完一圈,总计也就在十分钟之内。

算上中间短暂的换场和统计时间,完成这第一个比赛项目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俱乐部在后勤保障上,也做足了功夫。

不仅为选手提供了充分的保暖措施,就连观众席上也考虑周到。

加厚保暖毯、不限量供应的热饮姜茶、随处可取的暖宝宝贴...等等,这些细节无不在体现着他们的服务水准。

前来观赛的观众,不是俱乐部会员,就是会员带来的亲友家属。

俱乐部之所以愿意投入不菲的资金和精力举办这类赛事,除了刺激会员活跃度、增强会员的粘度外,更深层次的意图在于精准的“圈子营销”。

必须得承认,射击运动天然带有一定的门槛。

能与现有会员玩在一起的,其经济实力和圈层通常也相匹配。

让潜在客户在沉浸式的观赛体验中“种草”,进而转化为新会员,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很快,资格赛第一轮八组选手全部完毕。

排名榜前列并无意外,秦渊(17号)以49环高居榜首,两位特邀高手27号(47环) 和22号(46环) 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

4号选手(41环) 还算是有些水平。

而从第五名开始,环数便出现了断层,进入了“菜鸡互啄”区间。

短暂的休息调整后,裁判的哨声再次划破寒冷的空气。

“资格赛第二轮,现在开始!第一组,1至4号选手,就位!”

...

赛程过半,气氛愈发紧张。

当裁判再次喊出“第六组选手准备”时,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

秦渊沉稳出列,站上射击位,他的动作依旧稳定、精准。

举枪,瞄准,击发——

整个流程依旧是无懈可击的行云流水。

当报靶声通过扩音器传遍赛场时,引发了一阵比之前更甚的骚动:

“17号,第二组(8秒):50环!成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