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兵’。”
赵沐笙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
“兵,就是守护的意思。他们和你一样,阿萤,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我们身后的东西。”
阿萤的目光,落在那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上。
她第一次,没有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威胁,而是感觉到了一种……同类的气息。
“那……我们守护的是什么?”她轻声问。
赵沐笙笑了。
他牵着她的手,转身,指向远处那片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城镇。
“我们守护的,是‘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在自己的手心,写下了一个“家”字。
“你看,‘家’的上面,是一个屋顶,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屋顶下面,养着猪,代表着我们有肉吃,不会挨饿。”
他将写着字的手掌,轻轻贴在阿萤的脸颊上。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阿萤的身体,微微一颤。
她看着远处那片热闹的城镇,看着那些奔跑嬉笑的孩童,看着那些在屋檐下缝补衣物的妇人。
她的世界,第一次,不再是只有一座小小的木屋,和木屋里的那个人。
原来……这就是“家”。
这一天,赵沐笙牵着她,走遍了桃源镇的每一个角落。
在学堂,他告诉她,那些琅琅书声,叫“希望”。
在商铺,他告诉她,那些南来北往的货物,叫“流通”。
在伤兵营,他告诉她,那些瓶瓶罐罐里的药草和酒精,叫“生命”。
阿萤像一块干涸了千年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一切。
她的世界,被一片片点亮,变得前所未有的鲜活、具体、而充满色彩。
夜,深了。
两人回到了那间小小的木屋。
赵沐笙没有急着休息,而是将那巨大的沙盘,搬到了屋子中央。
“来,阿萤,我给你讲个故事。”
他拉着她,在沙盘前坐下。
他用一个小小的、丑萌的木雕,代表自己。又用一块洁白的石子,代表她。
“很久以前,有一个快要饿死的傻小子,在河边捡到了一个受伤的、比天上的仙女还要好看的姑娘……”
他的声音很轻,很柔,像晚风拂过湖面。
他从他们相遇开始讲起。
讲他们如何在那间破茅屋里,相依为命。
讲他如何变出土豆,让她第一次吃饱了肚子。
讲她如何一剑斩了山匪,守护了他们的第一批粮食。
沙盘上,代表镇民的小木块,越来越多。
代表房屋的石块,从一间,变成了十间,百间……
一道用泥土堆砌的城墙,缓缓将他们包围。
一座象征着力量的高炉,在沙盘的一角,被点亮。
阿萤跪坐在地毯上,双手托着下巴,听得无比认真。
那双银色的眸子里,倒映着跳动的烛火,也倒映着沙盘上那个,属于他们的,正在一点点壮大的世界。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明白了,夫君每天都在忙碌什么。
他不是在忙那些她听不懂的“政务”和“工业”。
他是在建一个,很大很大的“家”。
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能让所有孩子都有书念,能让所有人都活得像人的,家。
而这个家的起点,只是他和她。
赵沐笙终于讲完了。
他讲得口干舌燥,但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看着身边安静的少女,柔声问道:“听懂了吗?”
阿萤没有回答。
她只是默默地,伸出小手,从沙盘上,拿起了那块代表着自己的白色石子。
然后,她又拿起了那个代表着赵沐笙的丑萌木雕。
她将木雕和石子,紧紧地,紧紧地,并排放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