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与父亲祁云钟的“加密通话”和随之而来的全家笑场,仿佛一剂效果拔群的泄压阀。
第二天,当祁国栋出现在省委食堂时,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书记好像……正常了?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对着包子发呆,感慨所谓的“全局掌控力”,而是恢复了往日的状态,与孙陆雨一同享用早餐,同时谈论着具体的民生项目。两人的对话自然而流畅,逻辑清晰,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陆雨啊,西区那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特别是管网入地的进度,一定要密切关注。务必确保在入冬之前,让老百姓们能够用上安心的暖气。”祁国栋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的卡顿和迟疑。
孙陆雨嘴里嚼着油条,目光却落在祁国栋身上,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稍作停顿后,孙陆雨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那……关于和‘隔壁’协调区域性供暖标准的事情,您看该怎么处理呢?”
祁国栋的脸色并未有丝毫变化,他从容地喝了一口豆浆,然后用平静的语气回答道:“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可以先让他们发改委去研究一下,等有了具体的方案之后,我们再看看是否可行。”
整个对话过程中,祁国栋表现得异常镇定,没有出现任何卡壳或迟疑的情况。甚至连他的眼神都没有丝毫的飘忽,始终保持着沉稳和自信。
上午的常委会上,祁国栋听取汇报时神情专注,批示意见果断明确。当再次讨论到与“某省”的交通互联互通项目时,他流畅地指出:“这个项目关键在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的设计,要拿出更细化的方案,不能停留在框架上。” 语气平稳,用词精准,那个“江”字仿佛从未成为过他的障碍。
令人惊讶的是,就连他办公室的空调温度,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调整回了令人感到舒适的二十二度。而那台原本放置在显眼位置、硕果仅存的“小太阳”取暖器,此刻却如同被遗忘一般,被悄然收进了柜子的角落,消失得无影无踪。
“咦?这是怎么回事?书记的办公室好像有了一些变化啊。”
“难道是书记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或者是他找到了某种平衡?”
“不管怎样,谢天谢地啊!我们终于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整天猜谜语似的去揣测书记的想法,也不用再忍受那仿佛桑拿房一样的高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