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播撒者”的首领

“所以……这就是他哲学的根源……”顾渊喃喃道,感到一阵窒息般的难过。那不是天生的冷酷,而是被最残酷的现实反复碾碎、扭曲后形成的生存信条。

二、 最后的对话与动机的再审视

王大锤虽然虚弱,但也仔细聆听着这些记录。他靠在座椅上,声音沙哑地开口:“在基地……最后的时候……他启动那台机器前……对我说过几句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他说……‘工程师,你很优秀……你的技术,你的知识……本可以为人类的延续……做出更大贡献……而不是浪费在……与魔鬼的打交道中……’”

“他还说……‘我们……都只是……样本……区别在于……是被动等待解剖……还是……主动献上……或许……能换来……一个观察……而不是……立刻清除……’”

王大锤断断续续地复述着,这些话在当时他半昏迷状态下显得模糊,此刻结合档案,却显露出更加复杂和悲凉的意味。

赵先生冷静地分析:“李斯特的逻辑链条可能是:1. 任何接触非人类智慧的行为都会招致灾难(南极教训)。2. 人类文明已被‘收割者’标记(先驱者残骸是探针)。3. 暴露是迟早的事,被动等待收割不如主动献上‘样本’(包括他自己、我们、以及基地数据)。4. 通过这种‘献祭’,或许能向‘收割者’展示人类的某种‘价值’(技术、意识特性),从而争取到被‘观察’而非立刻‘清除’的机会,为其他隐藏更深的人类火种争取时间。”

小主,

这是一种何等绝望而扭曲的战略!将自身文明的一部分作为祭品,祈求猎食者稍作停留,给予其他部分一丝渺茫的生机!

“他把自己……也当成了祭品……”南曦感到一阵寒意席卷全身。李斯特并非贪生怕死之徒,他的疯狂背后,是一种基于惨痛经历和极端逻辑的、自我牺牲式的文明守护观,尽管这观念是如此的反人性,如此的黑暗。

三、 哲学的碰撞与人性的拷问

了解了李斯特的过去和动机,团队内部再次引发了深层次的哲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