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银纱映岛谋渔策,烛火照厅议军资

几个女渔民把这三女子带到了旁边开导。

圆月如玉盘,月光如流水。

杨易安安排众人在福安岛开灶做饭,饭后将在岛上过夜,明天再开启工作。

福安岛的水匪会议厅里,烛火通明。杨易安于主位。参议会员有李勇强、杨清、石老爹、白发老将、柳明月、苏小妹、胡子男、胡秋明、公孙锦、鬼七、马富财、老渔翁、萧鸿图、秦香以及被水匪奴役的代表人。

“这次剿匪所得物资钱粮大家都清楚了吧。”杨易安望着桌上烛火道,“关于钱粮物资分配问题。我想从一千石粮中划出百分之三十作为‘福船储备粮’。用于接济北方流民的海上运输,或应对后续可能的天灾。大家认为可以吗?”

“杨掌柜真懂得积谷防饥,是个好主意。”渔翁按按胸口伤疤道,“台风季节,台风常常导致无法捕鱼,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余下的粮如何处理?”鬼七将手中的斧头往桌上一扔,“余下七百石,八万四千斤,若平分每人都系果个得两百多斤,够吃两百余天了。”

“余下的不能平分,”柳明月一拍桌子子站起来,“参与剿匪之人,每户按人口,先领三月口粮。被水匪奴役的百姓,每人每月三十斤救济粮。直到消耗殆尽为止。”

“谢杨掌柜救命之恩,这样子很分配公平!”被水匪奴役的戴银钗女子道。

杨易安目光最尖,见此女子十八芳龄,落落大方,眉清目秀,声如莺啼。他问:“怎么称呼你呢?”

“小女子名唤黄莺,泉州人氏。”

“黄莺与渔翁监督,秦香负责记账。”杨易安摩挲着手中的茶杯道,“这样子公平公正公开。”

会议厅灯火阑珊处,杨易安用手轻敲桌面,瞳孔聚焦于桌上烛火,缓缓开口道:“至于钱,畜牧的分配。我有两种方案提议。方案一通过“军功优先”快速凝聚战力;方案二则产业发展为核心,将金银牲畜转化为生产力,快速发展。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

会议厅内烛火骤明,杨易安指尖划过杯沿,烛芯爆响的火星映得他眸色深沉:“先说军功方案。”他屈指叩击桌面,声音压过海风呼啸,“四成用于军功奖励与武装建设,三成用于公共建设,三成用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