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捉拿贾珍党羽的动静,半日便传遍了整个贾府。
阖府上下人心惶惶,唯有贾母院里,因一场早已定下的春日游园诗会,添了几分难得的热闹。
贾璘刚从外归来,换下劲装,换上一身月白锦袍,
便被丫鬟请了过去——老太太特意吩咐,让他务必到场。
入园时,已是暮色初垂。
园内亭台水榭间挂起了盏盏灯笼,暖黄的光映着岸边的垂柳、池中的睡莲,竟有几分诗情画意。
贾母坐在主位上,身边围着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和宝钗则并肩站在池边,正低声说着什么。
见贾璘进来,贾母眼睛一亮,笑着招手:“璘儿来了?快过来坐,就等你了。”
贾璘笑着上前见礼,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众人。
迎春今日穿了件浅绿罗裙,见他看来,脸颊微微泛红,慌忙低下头去;
黛玉仍是一身素白,手中捻着一枝刚折的桃花,眼神却比往日柔和了几分;
就连一向端庄的宝钗,也朝他颔首示意,眼底带着一丝探究。
“今日诗会,本是姐妹们凑个热闹,不过璘儿既然来了,正好添个趣。”
贾母笑着吩咐丫鬟摆上笔墨纸砚,“就以这园中的春色为题,每人作一首诗,若是作得好,老太太我有赏!”
众人应了声,各自寻了位置坐下。
贾璘却没急着动笔,反而起身走到迎春身边。
迎春正对着宣纸发愁,见他过来,手一抖,墨滴落在纸上,晕开一小片黑斑。
“二姐姐莫急,”
贾璘拿起她的笔,在墨斑旁添了几笔,瞬间化作一只展翅的蝴蝶,“你看,这样不就成了?”
迎春抬头看他,眼中满是惊喜:“璘爷还会画画?”
“略懂皮毛,”贾璘笑了笑,凑近她耳边,声音压低了几分,“二姐姐若想作诗,不妨看看池边的睡莲,
‘露湿青萍叶,风牵紫藕花’,不就是现成的句子?”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迎春的脸颊更红了,心跳也快了几分。
她轻轻点了点头,依着他的提示,果然很快便写好了一首小诗。
贾璘看着她笔下的字迹,赞道:
“二姐姐好文采,这诗写得清新自然,比我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