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卷 指向西方的抉择
第一章 复苏中的试炼
病房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江淮的身体展现出惊人的恢复力,这得益于混沌星海的滋养,也与他意识在碎片宇宙中经历的极致锤炼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驱使他必须尽快站起来。
他开始在特制的训练室内进行恢复性修炼。精神力如同涓涓细流,重新在干涸的河床上流淌,变得更加凝练、更具韧性。混沌星海的光芒虽未恢复至全盛,却多了一份内敛的深邃,仿佛承载了那片死寂宇宙的阴影后,本身也发生了某种质变。
最关键的,是他与“万寂”碎片的全新互动。他不再将其视为纯粹的威胁或工具,而是作为一个需要时刻警惕、引导甚至“博弈”的伙伴。他尝试主动引导一丝碎片的“寂静”之力,覆盖于掌心。瞬间,周围的声音、能量波动乃至光线都仿佛被吸走,形成一个微型的绝对领域。这力量用于防御,堪称绝对壁垒;但江淮也能感觉到,维持这种引导,本身就在持续消耗他的精神力与意志,如同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被碎片反客为主。
那颗在碎片内部点燃的“生之星芒”,成了他掌控平衡的关键支点。通过它,江淮不仅能感知碎片内部那些“安宁”星屑的状态,甚至能隐约感受到碎片本身那种混沌、原始的“饥饿”本能。他尝试着将一丝自身纯净的混沌之力,混合着外界汲取的、经过严格筛选的温和能量,通过“生之星芒”作为中转,小心翼翼地“喂食”给碎片。
过程缓慢而艰难,如同在驯服一头桀骜的洪荒巨兽。但效果是显着的,碎片对他的排斥感进一步降低,那种冰冷的“饥饿”似乎也得到了极其微弱的缓解。这证明了他的路,至少在现阶段是可行的。
第二章 情报汇聚与决策
月夜绫再次来访,这次她带来了更具体的情报。
“根据‘家族’古老文献的交叉比对,以及我们动用特殊渠道在西方高原边缘地带的探查,”她将一份更详尽的资料投射在光幕上,“那个方向的共鸣,极有可能与一块被称为‘千面之月’的碎片有关。”
光幕上显现出模糊的壁画拓片与艰涩的古文记载。传说中,“千面之月”并非带来纯粹的死寂,而是与“幻象”、“记忆”和“梦境”的湮灭相关。它能吞噬一个文明所有的记忆与情感痕迹,让其存在变得苍白、虚无,如同月光下消散的露珠。它所处的区域,时空结构极不稳定,常伴有大规模的海市蜃楼,而这些幻象往往是真实历史片段在湮灭前的最后回响。
“这块碎片的影响范围很广,但核心区域被当地人称为‘遗忘峡谷’。”月夜绫补充道,“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那里似乎形成了一个以研究、甚至崇拜这些‘湮灭回响’为核心的神秘教派——‘忆往者’。他们行为诡秘,目的不明,可能与碎片的活跃状态有关。”
另一边,秦屿会长也提供了“观测者”数据库的信息。关于海洋深处的共鸣,记录更为稀少模糊,只提及远古时期可能存在过与海洋、潮汐相关的碎片,代号“深渊低语”,但其最后踪迹成谜,危险等级未知。
“理事会倾向于你优先处理西方高原的‘千面之月’。”秦屿直言不讳,“‘忆往者’教派的活动近期有加剧趋势,我们担心他们可能试图主动利用甚至唤醒碎片的力量,那将引发不可预知的灾难。海洋方向,可以暂缓。”
江淮沉默片刻,感受着灵魂深处那两道清晰的呼唤。西方高原的共鸣带着一种虚幻、缥缈却又牵扯记忆的吸引力;而海洋方向则更显幽深、压抑,如同沉睡巨兽的鼾声。权衡利弊,无论是从威胁的迫近程度,还是情报的完善度,西方高原都是更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