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的网络聊天群组名为“心灵驿站”,界面简洁,氛围看似积极。群规强调“互相鼓励”、“分享快乐”、“杜绝负能量”。江淮以一个化名“迷途者”的身份加入,谨慎地观察着。
群成员不多,大约二三十人,发言都充满了阳光向上的口号和表情包,分享着日常的小确幸——一杯好喝的奶茶、一次成功的晨跑、一段励志的文字。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甚至正常得有些过分,仿佛每个人都戴着统一的笑脸面具。
白鸦提供的内部指令是:参与一次线下活动。很快,群管理员“阳光向导”发布了活动通知——本周五晚,校内咖啡馆包厢,“正能量读书分享会”。
江淮报了名。
周五晚上,他提前来到约定的咖啡馆包厢。包厢不大,已经坐了五六个人,有男有女,都是学生模样。他们脸上都挂着温和而略显模式化的微笑,彼此轻声交谈,气氛融洽得有些不自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沉稳的男生似乎是主导者,他就是“阳光向导”,真名叫李哲。
活动开始,李哲先是带领大家进行了一段简短的“感恩冥想”,引导成员们回忆并分享一天中值得感恩的小事。随后是读书分享环节,大家轮流朗读一些积极心理学的书籍片段,并发表感想。
江淮扮演着一个有些内向、渴望变得积极向上的“迷途者”,偶尔附和几句。他同时悄然展开感知,探查着周围的信息场。
起初,一切正常。但随着活动的进行,当成员们沉浸在分享和相互肯定的氛围中时,江淮敏锐地捕捉到,一股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流动正在形成。
那股能量并非源于李哲或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从所有参与者的身上,尤其是当他们情绪高涨、露出真诚(或看似真诚)笑容时,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如同无形的烟絮,向着房间中央一个不起眼的、摆放着假花装饰的陶罐缓缓汇聚。
那陶罐……有古怪!它是一个极其简陋的、用于收集和初步凝聚“正向情绪能量”的容器!
这个“微笑俱乐部”,果然在进行着某种群体性的情绪引导和汲取!他们利用集体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激发成员的正向情绪,然后悄无声息地“采集”走一部分!那些情绪衰竭的学生,很可能就是因为被过度汲取,或者自身情绪基础不稳,导致了精神上的“贫血”!
江淮感到一阵恶心。这种打着“正能量”旗号,实则窃取他人情感能量的行为,比直接的恶意更加虚伪和卑劣。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位名叫小雯的女生,在分享自己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的经历时,情绪变得非常激动,声音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努力想挤出微笑,但那笑容却显得无比脆弱和勉强。
“我……我真的好开心……能和大家在一起……”她的话语带着哭腔。
然而,在李哲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引导下(“对,接纳这份感动,让它化作微笑的力量”),小雯强行压抑住想哭的冲动,努力维持着那扭曲的“笑容”。
就在她强行微笑的瞬间,江淮清晰地“看”到,一股比之前强烈数倍、却极不稳定的能量,混合着真实的悲伤和被压抑的痛苦,如同失控的溪流,猛地从她身上涌出,被那陶罐贪婪地吸收!
陶罐表面的信息场瞬间变得紊乱、驳杂,散发出一种甜腻到令人作呕的气息。
小雯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眼神开始涣散,身体微微摇晃,仿佛随时会晕倒。
“就是现在!”白鸦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急促响起,“目标容器过载,信息场不稳定!尝试用你的‘共鸣’能力干扰其汲取过程!注意控制力度,避免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