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织机”核心如同一个温和的恒星,在环状空间内稳定运行,其散发出的秩序场成为了“开拓者号”在“万影之影”这片混乱疆域中唯一的避风港。飞船依托着这片宁静,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休整与提升。
舰桥/实验室,月夜绫的领域:
全息工作台被织机数据库的海量信息淹没。月夜绫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矿工,在知识的矿脉中疯狂挖掘。她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深入理解“最终收割”的机制与时间表。织机核心的监测数据显示,银河系核心方向的“虚妄之影”活动正在以指数级速度攀升,虽然距离真正的协议启动可能还有一段时间(也许是几十年,也许几个世纪,在宇宙尺度上弹指一瞬),但其引发的引力异常和空间畸变已经开始影响邻近旋臂。一些偏远星域的文明可能已经在无声无息中被“前置收割”。
二是全力搜寻“生命源种”母体的线索。她利用获得的“跨维度信息检索”权限,设定了一系列复杂的筛选条件——宇宙最古老的星域、生命多样性异常集中的区域、与已知“生命源种”碎片产生强烈共鸣的坐标……
这项工作如同大海捞针,进展缓慢。织机核心并非全知全能,它的数据库也存在缺失,尤其是关于这种宇宙级奇物的具体坐标。检索消耗的能量巨大,每天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尝试。
引擎室与维修通道,叶雪的战场:
叶雪成了织机“能量形态转化”能力的第一个受益者和实践者。她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接口,将织机核心转化出的纯净、高兼容性能量直接导入飞船的能源网络。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主引擎的修复速度提升了数倍,一些之前因能量纯度不足而无法修复的精密部件,在新型能量的滋养下焕发了新生。护盾发生器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能量武器的充能速度也显着加快。
叶雪甚至尝试利用这种能量来淬炼自身的“生命之气”。她发现,在织机秩序场的保护和这种高品质能量的辅助下,她对自己生命能量的掌控更加精细入微,那翠绿色的光华愈发凝实,甚至能短暂地离体,进行一些简单的物质层面的修复和强化。她开始构思,能否将这种生命能量与织机的秩序力量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更具活力的工程学。
精神感应室,周铭的试炼:
周铭的任务最为抽象,也最为凶险。他需要主动接触织机核心的秩序场,并尝试与之协调。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织机的秩序庞大而严谨,如同一首恢弘复杂的交响乐,而周铭的精神力更像是一段敏感而自由的独奏。一开始,他的意识时常被那庞大的“乐章”冲击得七零八落,甚至产生短暂的迷失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月夜绫的理论指导和自身不断的调整下,他开始学会“聆听”秩序的韵律,并尝试让自己的精神力与之形成和声。
这种协调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精神感知范围扩大了数倍,精度也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他对“虚妄之影”的低语和侵蚀产生了更强的抗性。他不再仅仅是被动防御,而是能主动识别并“过滤”掉那些混乱的信息碎片。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在织机秩序场的边缘,那些不甘失败的“虚妄之影”残留意识,如同阴影中的鬣狗,仍在徘徊窥伺。
观测甲板/静修室,林清许的蜕变:
林清许的变化最为显着。她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于与织机核心的深度连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