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修为,并掌握更多护身对敌的手段。外门传功阁的法术,他必须去选取一门,作为明面上的掩护。同时,道碑推演出的《浮光掠影》、《庚金剑气》以及《归凡诀》需要进一步精深。
还有那枚记载《蚀文鉴》的黑色玉简,也需要持续研究。
次日,林凡便前往外门传功阁。
传功阁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七层塔楼,进出弟子络绎不绝。林凡亮出身份玉佩,得以进入第一层。
一层空间广阔,摆放着数十个高大的书架,上面陈列着数以千计的玉简,分门别类,标注着“攻击法术”、“防御法术”、“辅助法术”、“遁术”、“杂学”等等。大多数玉简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膜,需以贡献点或灵石才能兑换拓印。
林凡目标明确,直接走向“攻击法术”区域。他明面上需要一门能与“庚金剑气”相辅相成,又不至于暴露其优化版本的攻击法术。
浏览片刻,他选中了一门名为《缠藤术》的木系低阶法术。此法可催生灵力藤蔓缠绕束缚敌人,虽攻击力不强,但控制效果不错,正好可以弥补他目前手段的单一。花费了五块下品灵石,他拓印了《缠藤术》的修炼法门。
随后,他又在“杂学”区域驻足,花费了些时间,免费浏览了一些关于灵草辨识、矿物特性、以及大陆风物志的基础玉简,拓宽见闻。
回到青竹苑小院,林凡立刻开始修炼《缠藤术》。有道碑优化《引气诀》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对灵力精细入微的掌控,修炼这等低阶法术几乎毫无难度。仅用了半日功夫,他便已能熟练施展,催生出的灵力藤蔓坚韧异常,远超玉简中描述的普通效果。
小主,
他将《缠藤术》作为日常练习,而真正的修炼重心,依旧放在《庚金剑气》、《浮光掠影》和《归凡诀》上,同时不间断地服用丹药、吸收灵石,稳固练气三层修为,并向练气四层迈进。
日子仿佛就此平静下来。林凡深居简出,除了每月固定去领取月例和完成一次简单的巡视山门任务外,几乎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修炼、制符与研究《蚀文鉴》之中。
在道碑清辉的持续滋养与解析下,《蚀文鉴》的破译工作终于取得了初步进展。他成功解读出了玉简开头几个相对完整的蚀文,其含义指向一种名为“灵纹”的基础结构,似乎是比普通符文更古老、更接近本源力量的一种“文字”。
而就在他解读出这几个蚀文的瞬间,异变发生了!
识海中的道碑,那一直沉寂的、布满裂痕的碑体,除了“衍”字依旧清辉流淌外,在碑体底部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角落,一道细微的裂痕,竟然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弥合了微不足道的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