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号”履带碾过锈锚岛连接栈桥时发出的、熟悉的吱呀声,此刻听在耳中,竟带着一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岛屿能量屏障那柔和稳定的光晕,在经历了遗忘坟场那充斥着腐化与混乱的黑暗后,显得如此温暖而珍贵。车辆尚未停稳,得到消息的苏茜、黑鱼以及众多岛民早已聚集在码头,翘首以盼。
当舱门滑开,黄凌抱着昏迷不醒、面色苍白的阿雅,和脸色同样疲惫、身上带着明显伤痕的杨萤走下车辆时,人群中原本的欢呼与期待瞬间凝固,化作一片压抑的寂静和倒吸凉气的声音。胜利的代价,如此直观而残酷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苏茜第一个冲上前,她的目光快速扫过黄凌不自然垂落的左臂、杨萤肩头渗血的绷带,最终落在阿雅那毫无生气的小脸上,一向冷硬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
“先救人!”她没有任何多余的询问,立刻指挥着早已待命的医疗小组上前,小心翼翼地从黄凌手中接过阿雅,放置在担架上,迅速朝着岛屿中心新建的医疗站奔去。
黄凌想跟上去,但身体的透支和左臂传来的剧痛让他脚步一个踉跄,被黑鱼及时扶住。
“领袖,你的伤……”
“我没事,”黄凌摆了摆手,声音沙哑,目光却始终追随着远去的担架,“先确保阿雅得到最好的照顾。”
杨萤强撑着精神,对苏茜和围拢过来的技术小组成员快速交代:“我们需要一个绝对安静、能量稳定的环境,最好能模拟地脉能量平和时的状态。另外,准备高精度生命体征监测仪,尤其是脑波和能量场波动监测……”
接下来的几天,锈锚岛在一种混杂着希望与忧虑的复杂情绪中度过。
阿雅被安置在医疗站内一个由杨萤亲自设计、利用从“守护者”处获得的部分环境控制技术改造的特殊休养舱内。舱内循环着经过净化的、富含微弱生命能量的空气,柔和的灯光模拟着自然的光谱变化。各种传感器紧密监控着她最细微的生命指征。然而,少女依旧沉睡,如同一个精致的瓷娃娃,只有胸膛极其微弱的起伏证明着生命的延续。黄凌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舱外,处理过的左臂用绷带吊在胸前,他沉默地看着监测屏幕上那条代表阿雅精神活动的、几乎平坦的直线,眉宇间的刻痕一日深过一日。
杨萤则投入了疯狂的工作之中。一方面,她与岛屿的技术人员一起,日夜不停地分析、破译从“守护者”核心那里得到的庞大数据库。那些关于高效能源利用、环境辐射净化、生态循环重建的先进理论和技术蓝图,如同甘霖,洒在了锈锚岛这片渴望发展的土地上。另一方面,她查阅了数据库中所有关于意识损伤、精神修复以及生命形式演变的残缺资料,试图为阿雅寻找一线生机。她甚至尝试利用阿雅胸口那枚出现裂纹的晶石与地脉能量的微弱联系,设计了一种低强度的“共鸣安抚”程序,虽然效果甚微,但她从未放弃。
而苏茜和黑鱼,则肩负起了岛屿日常管理和防卫的重任。在杨萤提供的新技术支持下,岛屿的建设日新月异。新的、效率更高的能量屏障发生器被建造出来,覆盖范围更广,能耗更低;利用净化技术和新培育的耐辐射作物,岛屿边缘开辟出了更大片的种植区,食物的种类和产量都在稳步提升;甚至开始尝试利用旧世界的材料科学知识,修复和建造一些小型的、用于短途探索和贸易的飞行器。锈锚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一个挣扎求存的避难所,向着一个自给自足、拥有发展潜力的新生社区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