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喘息声在破损的头盔面罩内回响,与外界呼啸而过的、带着辐射尘埃的风声混杂在一起,构成这死寂世界唯一的背景乐。黄凌半蹲在一堵扭曲的金属断墙后,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那片更为深邃的建筑群阴影。
第七研究所的主建筑群,像一头匍匐在锈蚀大地上的巨兽骸骨,庞大、狰狞,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沉寂。与外围设施相比,这里的破坏痕迹呈现出另一种形态——并非狂轰滥炸的狼藉,而是更多精准而致命的打击点:被熔穿的大门、从内部爆裂开的墙壁、以及地面上那些深邃而边缘光滑的孔洞,仿佛曾被极高温的射线瞬间气化。
“这里的战斗……不一样。”黄凌的声音通过小队加密频道传出,低沉而沙哑,他调整了一下手臂上能量读数仪的频率,屏幕上跳动的波纹变得更加杂乱,“能量残留非常诡异,混杂不清,但核心频率……有点接近脉者的波动,却又更……狂暴。”
杨萤匍匐到他身侧,她手中的环境扫描器正发出轻微的嘀嗒声。“同意。防御系统的启动迹象也比外围更活跃。看那里——”她抬起戴着厚重手套的手,指向主入口。那原本应是一扇巨大的复合金属防爆门,如今其一侧门轴已被彻底熔毁,大门歪斜地敞开着,露出其后深不见底的黑暗。但就在那入口内侧的地面上,几道幽蓝色的电弧如同有生命的毒蛇,不时从地板缝隙中窜出,又迅速隐没。
“能量陷阱,还是被动防御机制的泄漏?”队伍里的另一位老练拾荒者“铁砧”瓮声瓮气地问,他检查着手中粗犷的晶核步枪,眼神警惕。
“主动陷阱的可能性更高。”杨萤蹙眉,她的工程师本能让她快速分析着,“能量泄露不会呈现出这种规律的间歇性脉冲。设计很恶毒,利用废墟环境做伪装,就等着不长眼的闯入者自投罗网。”
黄凌闭上双眼,努力摒除杂念,尝试调动起体内那难以捉摸的感知天赋。自从上次意外觉醒击退教派后,这种能力似乎变得稍微清晰了一些,不再完全是雾里看花,但操控起来依旧艰涩,如同试图用无形的手指去捕捉滑腻的游鱼。一片模糊的光影和嘈杂的能量噪音在他脑海中浮现,源自四面八方——脚下地脉的微弱嗡鸣、空气中弥漫的辐射尘、同伴们生命能量的暖色光晕、以及前方建筑深处那强烈却极不稳定的危险信号源。
他艰难地聚焦于主入口方向。那里的能量场像一团混乱的、布满尖刺的毛线球,尤其是那几道周期性闪现的电弧,在其感知中呈现出一种尖锐的、不自然的亮蓝色。 “门内十米,左侧第三块地板下方,右侧通道顶壁……还有更深处,能量反应被刻意遮蔽了,我看不清,但肯定不止一处。”黄凌睁开眼,额头已渗出细汗,他指向几个方向,“脉冲间隔大概十五秒。很短暂的窗口。”
“足够了。”杨萤立刻点头,她已经从随身工具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带有吸盘的装置,“‘脉冲同步干扰器’,旧世界博物馆里的玩意儿,我仿制并优化过。理论上能制造一个极短的能量盲区,覆盖范围不大,但如果我们动作够快……”
“理论上的。”铁砧嘟囔了一句,但还是利落地打了个手势,让其他队员分散警戒四周。
“在这里,什么都只能是理论上的。”杨萤深吸一口气,将干扰器吸附在自己的臂甲上,纤细的手指快速校准着参数,“黄凌,我需要你实时报数,同步脉冲频率。其他人,跟紧我,我说冲就冲,绝不能犹豫!”
计划简单而冒险。在下一轮电弧脉冲结束的瞬间,杨萤启动干扰器,小队必须以最快速度穿过这不足十五米的死亡区域,抵达入口内相对安全的地带。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铁锈味和某种说不清的、类似臭氧的刺鼻气味。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紧盯着那幽蓝电弧的明灭 cycle。
“就是现在!”黄凌低吼出声的瞬间,杨萤猛地按下了启动钮。
干扰器发出一声几乎听不见的高频嗡鸣,前方那片区域躁动的能量场像是被瞬间抚平了一下,那几道致命的电弧挣扎了一下,未能如期窜出。
“走!”
杨萤一马当先,娇小的身影如同离弦之箭般射出。黄凌紧随其后,铁砧和另外两名队员断后。十五米的距离在平时转瞬即至,但在此刻,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碎金属和混凝土块,身上是沉重的防护装备,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