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晚安计划”的匿名开端

夜色如墨,浸透了校园。

林溪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和图书馆的自习,抱着几本厚重的哲学理论书,独自走在回宿舍的小径上。路旁的桂花开了,暗香浮动,却无法完全驱散她心头那丝莫名的烦闷。

白天,她又一次收到了那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话,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晚安】

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天了。

从最初那个带着试探与思考的“推石的过程,就是意义”的夜晚之后,这个号码就像设定好的程序,每晚十点,准时送达这两个字。它沉默地穿插在她与“L”就游戏世界观、艺术表达进行的热烈讨论之间,形成一种奇特的节奏——线上是思想碰撞的星火,线下是沉默却执着的陪伴。

她查过这个号码,是匿名的网络虚拟号,无从溯源。这种未知本该让她警惕,可不知为何,这条每日准时抵达的短信,像暗夜里一道微弱却稳定的光,竟让她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依赖。

她甩甩头,试图将这荒谬的念头驱散。

回到宿舍,只有秦悦在台灯下安静地看书。姜芷晴去参加社团活动还没回来。

林溪放下书,第一时间打开了电脑。登录“西西弗斯的巨石”,果然看到了“L”的留言。这次,他发来了一段简短的、关于《纪元》游戏中“文明抉择”系统的文字描述,并附言:

L:“关于你上次提到的‘守护内核’的概念,我尝试把它做成了游戏里的一个核心机制。不同的选择会导向截然不同的科技树和社会结构,有点像你画中机械与生命的融合与对抗。想听听你的看法。”

林溪的眼睛亮了起来。

她发现“L”不仅理解她的画,更能将画中的哲学思辨转化为具象的、可交互的游戏逻辑。这种跨越领域的共鸣,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智力上的愉悦。

她立刻坐下,认真地阅读起来,然后开始敲打键盘回复,与他讨论起“选择的代价”与“文明的阵痛”该如何通过游戏机制更巧妙地呈现。

与此同时,在她的书桌上,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晚安】

十点整,分秒不差。

秦悦抬起头,柔声问:“小溪,你手机好像亮了,是不是有信息?”

林溪的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瞥了一眼那两个字,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迅速按熄屏幕,含糊地应道:“嗯……没什么,垃圾短信。”

秦悦笑了笑,没再多问,继续看自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