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科长审阅,一眼看出的问题!

时间线索清晰,从五年前项目立项,到拆迁启动,再到工程停滞,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据可查。

政策依据详实,引用的每一条法规、每一份市里的文件,都标注了明确的文号和发布日期。

最让他心惊的,是后面的附件。

一张张高清打印的照片,冲击力十足。那布满裂缝的墙体,像一张张绝望哭泣的脸;那浑浊积水的地下室,倒映着居民们晦暗的生活;那一张张被生活重担压得麻木,却又在镜头前流露出最后一丝期盼的面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林看得心头一沉。他甚至能从这些冰冷的纸张上,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沉重而压抑的“怨气”。这股力量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他办公室里那盆长势喜人的君子兰,叶片都似乎无风自动,轻轻颤抖了一下。

他继续向后翻。

《拆迁补偿协议》的复印件、医院的诊断证明、带血手印的联名信……证据,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条完整到令人窒息的证据链。

赵林的呼吸,不知不觉间变得有些凝重。

他将报告轻轻放下,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浮现出吴宇刚才那副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模样。

“我帮他重新梳理了一下,润色了润色……”

不,这不对。

赵林太了解吴宇了。吴宇或许能写出漂亮的官样文章,能把一份六十分的报告“润色”成七十分,但他绝没有这份沉到基层、一点点啃下硬骨头的耐心和能力。更何况,这些东西,开发商捂得那么紧,凭吴宇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拿到。

这份报告的内核,它的骨架和血肉,绝对不是吴宇的手笔。

它属于另一个人。

赵林睁开眼,眼神已经变得锐利如鹰。他重新拿起报告,手指快速翻动,直接跳到了他最关心的部分——政策建议和问题定性。

就在这时,一个夸张到刺眼的数据,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他的瞳孔。

“……经初步勘测,棚户区内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安全隐患,其中百分之三十的房屋已达到危房标准,随时可能发生坍塌。”

百分之三十的危房!

赵林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数据太吓人了。在官场,数字从来都不只是数字,它代表着责任,代表着后果。一个棚户区百分之三十的房子是危房,这是什么概念?这是足以让分管城建的副市长都坐立不安的定时炸弹!

一个成熟的干部,在没有拿到权威机构鉴定报告之前,绝不会在正式报告里写下如此绝对、如此夸张的定性。这已经不是胆子大,这是没有政治头脑。

苏晨会这么写吗?赵林不确定。年轻人有冲劲,看到民间疾苦,一时激愤,写出这样的话,有可能。

但吴宇呢?他自诩“经验丰富”,刚刚还说苏晨“把握不准”,他会看不出这个数据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他既然“润色”了报告,为什么会把这颗最容易引爆的雷,堂而皇之地留在这里?

赵林的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违和感。

他的手指,在那行字上轻轻敲了敲,目光如探照灯一般,仔仔细细地在那一页上来回扫视。

然后,他看到了。

就在那行惊心动魄的数据旁边,紧贴着页边的位置,有一行用小八号宋体标注的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