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袁基如约而至。
杨府众人同前一日相比,人数不仅没少,还多了更多来参赛的人。
今日是今文经内部小型辩论会举行的第一天,袁基会到场充当裁判一整天。
不过明日他就不会来了。
他的太仆不比杨赐的司徒。杨赐是不录尚书事的三公,手下无甚政事,十分轻松,袁基可是万分羡慕。
不像他,他太仆的工作非常忙碌。
而且今文经内部的辩论会就在杨赐府中举行,杨赐想不主持都不行。
杨赐亦理解袁基太仆工作的忙碌,且汝南袁氏这次也没参赛选手,于是在袁基说出自己之后不能到场时,杨赐十分好说话地同意了。
除袁基之外,还有些人也不用参与此次小辩论会。
比如何休。
今文经众人就等着何休发力,辩倒对方大儒郑玄呢。
即使他们人人都想扬名,但也不会不自量力地说自己能同郑玄旗鼓相当。
——这等高端的辩经对局,还得是何公您来啊。
不过,即使何休已经是默认人选,可以直接退场,但何休还是决定一直出席接下来的辩经选人会,充当裁判。
他也想看看如今今文经是否有后起之秀。
事实证明,后起之秀寥寥无几。
除了陈郡袁氏袁涣等少数几人有辩经水平,其余后辈,各有各的缺点,各有各的笑料。
你若要检验今文经后辈们的政治水平如何,那基本会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但你要检验他们的辩经水平如何?
别说辩了,他们连经都没学明白。
而其他大儒,一想到自己要在一众士族和小辈面前相互辩论,都有些抹不开面子。
实在是他们太久没有辩过经了。
于是大儒组的人选,最终是众人投票,直接选出来的。
袁基得知后,都被逗笑了。
现在抹不开面子,然后到古文经士人和全大汉人面前丢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