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以工代赈

异世萧瑟 彭城布衣 1802 字 10天前

武烈目光微凝,身体不自觉微微前倾,显然被萧瑟这番话所吸引。他身为帝王,自然深知平衡与用人之道,但萧瑟以此类比,显然意有所指。

萧瑟继续道:“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做那唯一的掌舵者,也并非只有执掌兵权、沙场建功才是报效国家的唯一途径。有些人,天生就是将才,适合在疆场纵横,如大殿下武泰;而有些人,或许其长处在于经营、在于谋划、在于格物致知。唯有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展所长,强强联合,形成合力,方能使我天武这艘大船,乘风破浪,经济腾飞,最终实现真正的国泰民安。”

他顿了顿,终于说到了武毅:“三殿下武毅,萧瑟曾仔细观察过。他心思缜密,于数字格物一道颇有天赋,待人接物也自有章法,更曾就南方水患治理提出过颇具巧思的建议。其性情,或许并非最适合军旅的杀伐果断,但在经营筹划方面,却有着难得的敏锐与潜力。”

武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对自己这个三儿子的印象,多停留在乖巧、读书尚可上,却从未从“经营天赋”这个角度去考量过。萧瑟的观察,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你的意思是……”武烈沉吟道。

萧瑟放下茶盏,语气变得具体而明确:“萧瑟有意,在天武各大重要州府,筹建一系列规格统一、服务上乘、兼具信息汇集功能的酒楼。此事,若交由三殿下全权掌舵,让他从选址、筹建、人员管理、经营策略等方面一力承担,或许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的才能,让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这并非让他沦为商贾,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为天武汇聚财富,畅通信息,观察民情,其重要性,不亚于治理一州之地。”

接着,萧瑟压低声音,详细阐述了他的构想:“如此如此……酒楼明面经营,暗里可作为朝廷的耳目,收集各方情报,监控地方吏治,甚至成为传递特殊信息的节点。所需启动资金,可由萧瑟协调钱富、孙浩等人先行垫付,待盈利后逐步归还,或折算成股份。此举,既锻炼了武毅,又为朝廷开辟了新的财源与信息渠道,一举多得。”

武烈听着萧瑟条理清晰、谋划深远的叙述,手指无意识地在茶台上轻轻敲击着,眼中光芒闪烁不定。他不得不承认,萧瑟的这个提议,极具诱惑力,也极具开创性。让皇子去经营酒楼,看似荒诞,但若真能如萧瑟所言,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那无疑是给天武的统治嵌入了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和一只源源不断的钱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沉思良久,武烈猛地一拍茶台,震得茶盏叮当作响,眼中已有了决断:“好!就依你所言!不过,毅儿毕竟年轻,缺乏磨砺。先让他在北风烈大营,跟着普通军士一同操练几个月,吃些苦头,磨磨他的心性,也让他更清楚地了解底层的不易。若他经过此番磨练,依旧对经营之事抱有热忱,并能提出可行的初步方略,朕便准他尝试,放手让他去做!让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天武的民生经济做一份贡献!”

“陛下圣明。”萧瑟微微躬身。这个结果,正在他预料之中。几个月的军旅磨练,对武毅而言并非坏事。

谈妥了武毅之事,御书房内的气氛更加融洽了几分。武烈主动提起第二件事,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北境三城(陈州、凉州、滨州),赵国虽已退兵,但据报,他们撤离得极为彻底,堪称‘坚壁清野’,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物资,粮草、军械、甚至部分民用储备,留给我们的,几乎是三座空城,数十万百姓嗷嗷待哺。瑟儿,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