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轨道的“摩擦”与网络空间的“暗战”,最终将紧张局势传导至了传统与新兴战略空间交汇的热点区域——南海。中美两国几乎同时宣布,将在南海及周边空域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一时间,这片广袤的海域上空战云密布,成为了双方展示实力、试探底线的巨大角力场。
一、双龙会海
中方演习,“扞卫和平-2145”:
由南部战区海军主力、空军航空兵及空天军部分力量联合参演。核心兵力包括:
海上: 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山东号航母战斗群,以及大量驱逐舰、护卫舰、攻击型核潜艇。
空中: 歼-20、歼-35隐形战机群,空警-500预警机,轰-6K轰炸机梯队。
空天: “赤龙号”空天母舰战斗群在近地轨道提供战略支援,数架“影龙”空天战机进行跨域协同演练。演习科目强调“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包括反航母、反隐形、防空反导、以及对太空目标支援保障。
美方演习,“自由航行-2145”:
由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太平洋空军及太空军联合实施。核心兵力包括:
海上: “福特号”航母打击群、“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以及配套的巡洋舰、驱逐舰。
空中: F-35C、F-22战机群,E-2D预警机,B-21隐形轰炸机。
空天: “复仇者号”空天母舰战斗群在印度洋上空轨道进行策应,X-37B空天飞机频繁机动。演习重点演练“分布式海上作战”(DMO)和“跨域协同”,突出快速集结、远程打击和太空支援。
两支庞大的钢铁舰队,在南海的碧波之上,划出了清晰的对抗阵型。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电波硝烟。
二、危险的舞步
演习开始后,双方舰机在公海区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多次“不期而遇”。这些接触,远非简单的擦肩而过,而是一系列精心计算、充满火药味的战术试探。
空中拼刺刀: